記者24日從太原市晉祠博物館獲悉,“禮運大河——黃河流域禮儀文化展”當日在山東鄒城博物館開展,展期兩個月。
此次展覽由山西省文物局、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物局)指導,太原市文物局、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濟寧市文物局)、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主辦,太原市晉祠博物館、鄒城市文物保護中心(鄒城博物館)等承辦。
展覽匯集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單位的展品近百件(組),同時輔之以詩歌、繪畫、紋飾等元素,分“禮儀之源”“禮儀之流”“禮儀之合”三個單元,從黃河流域民眾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出發,展現黃河流域禮樂文化對于中華文明的深遠影響。
據介紹,此次展覽以“禮制”文化為主線,從文化的角度探尋黃河文明的根源,展示黃河流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弘揚黃河文化的精神內涵。展品來自黃河流域的不同區域,涵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題材的文物,為觀眾展示了黃河文明的不同形態,呈現出黃河流域根祖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此外,展廳設計結合展覽主題,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增強展覽的辨識度和吸引力;文創展區通過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元素,將文化故事以新穎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偉說,太原市文物局將攜手黃河流域九省單位,充分發揮聯盟作用,考古為基,學術為本,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歷史價值、時代價值,在交流互鑒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齊心協力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保護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主辦方表示,本次展覽的舉辦,是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各成員單位加強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共同創新的生動體現。未來,聯盟將進一步策劃推動聯合展覽和館藏文物流動,讓廣大民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由太原市文物局組織,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晉祠博物館牽頭,來自山西、陜西等7省(自治區)的14家文博單位,以及復旦大學等7家聯盟學術委員會暨“省校合作”院校共同發起成立。聯盟旨在充分挖掘整理以“根祖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化,梳理華夏文化的歷史脈絡和蘊含的時代價值,開展黃河文化和祭祀文化研究,打造黃河流域中華人文始祖發源地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