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發展與堅定中國文化自信,離不開優秀藝術家的杰出奉獻與堅持。許許多多富有時代氣息、風格鮮明的藝術家也在不斷涌現,他們通覽古今,以傳承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不斷創新,使中國書畫藝術閃耀出新時代的光芒。“書畫”體現了書家的藝術修養、精神品格和審美個性,折射著中國人特有的民族文化與哲學觀念,孫維平老師集學問、學術、學養于一身的藝術大家。他的書法以其獨具的藝術語言呈現于世人面前,也彰顯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藝術氣質。

孫維平 1947年7月生于陜西西安,字河東、大平、京兆。號故道居士、天寶齋主、鳳嶺山人、南坡居士、散關南坡樵夫、又號永興道人、雁塔墨佛、曲江漁隱、慈恩外史、嘉陵江船夫。曾任陜西省寶雞市鳳縣文化館、西安焦化廠工會、國營西安鐘表元件廠黨委宣傳部等單位美術宣傳干部四十年。
1980年拜徐悲鴻、傅抱石大師的學生——原重慶囯畫院副院長楊鴻坤先生為師,受其親傳指教,并受原陜西省書協副主席李子青先生、中國美協原理事、陜西省美協組聯部部長安正中先生親點指導,書法作品多以榜書、行書、草書見長,兼有甲骨、大篆、漢隸、楷書等書體,行書、榜書大氣磅礴、灑脫豪放,草書具有顛張、二王之神韻,毛體、于書之法度,更有徐渭、傅山之妙法、書作如行云流水、神采飄逸,有?龍驚鴻之態、騰蛟起鳳之氣勢;國畫作品尤以人物、山水見長,代表作品有;《傅山作書圖》、《薛瑄過鳳縣圖》、《青藤狂書圖》、《高士觀瀑圖》、《北京晨曲圖》(30米長卷)、《秦嶺云海圖》、《峨眉山云海圖》、以及用近三年時間創作的《浩瀚秦嶺圖卷》(240米長卷)等等作品,其作品氣勢恢宏、渾然雄壯,具有南方金陵畫派和巴蜀畫派傳神細膩的特點;又有長安畫派粗曠豪放的風格;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