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抖音,看見每一種傳承,戲曲的故事歷久彌新!
“戲出東方,看中華的美,期待世紀的亮相......幾度天上人間,幾度雨雪風霜,你我共同傳唱......"
鏗鏘的唱念,接上悠揚大氣的演唱,【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主題曲《戲出東方》激發出無數網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共振。
10月13日,【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在山東臨沂瑯琊古城舉辦,搭建沉浸式戲曲集市,帶領8000余名游客近距離體驗傳統文化;打造【潮起東方】主題演出,集結梨園名家、流行歌手與多位抖音創作者,吸引超840萬網友在@抖音直播、@DOU來唱好戲 等多個直播間同步觀看。
從線下到線上,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相關話題在抖音播放超4300萬,衍生出民樂演奏、戲服變裝、翻唱挑戰、傳承探討等融合傳統文化的創意內容,攜手千萬網友見證越“潮”越“有戲”,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生生不息。

01 越潮越有戲,“戲曲+直播演出”唱出新韻味
我們為何如此深愛中國戲曲?【潮起東方】主題演出用四個篇章給出了詮釋。
世界舞臺上有過三種古老的戲劇藝術,古希臘戲劇、古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而現在只有中國戲曲仍然以完整的形態活躍在舞臺上。中國戲曲之所以有如此悠長的生命和魅力,是因為它的舞臺“美輪美奐”、它的表演“行云流水”;是因為它那些“英雄聯盟”的故事寫滿忠義禮智信的東方智慧,它那些“十年一劍”的幕后傾注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因為它有我們,有我們的熱愛。
以樓閣亭臺為背景,融合聲光電的舞美和直播技術,【潮起東方】主題演出同時點明了戲曲文化的源起與趨勢。“東方”是戲曲文化的起源和特色,“潮起”寓意著戲曲文化迎來新的發展浪潮,戲出東方,戲傳四方,抖音正以多元創新形式傳承戲曲文化,唱響中國聲音。

這場【潮起東方】主題演出,讓觀眾看到了梨園百花齊放。中國戲劇梅花獎是兩年一評的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而參與到【潮起東方】主題演出的藝術家,幾乎人手一座。“大青衣”李玉梅以河北梆子《大登殿》氣勢開場,“淮劇公主”陳澄用《寶劍記·王玉蓮》講述一段身不由己的愛情悲劇,評劇傳承人羅慧琴帶來《花為媒》唱段,行腔流暢、百聽不厭,京劇武生唐愷則現場演繹得獎作品、改編傳統戲《馬超》,贏得全場喝彩......大師級的演出陣容,被網友戲稱為“票友提前過年”。

同時,抖音也在推動傳統文藝與流行文化的碰撞、融合與綻放。以年輕人喜愛的游戲為靈感,【潮起東方】主題演出將《穆桂英掛帥》、《鍘美案》、《戰北原》等英雄戲創意編排成《英雄聯盟》串燒,演繹流淌在國人血脈中的文化精魂。越劇傅派傳人裘丹莉融合“越劇+舞美技術”,讓《貂蟬拜月》的唯美空靈有了畫面感;八斗才樂隊用“豫劇+搖滾”的《朝陽溝》點燃現場;陳燕跨界合作節奏部落,用“黃梅戲+阿卡貝拉”送來一陣清新。

龍猛寺寬度搭檔京劇美辰,用歌曲《武家坡2021》講述王寶釧的愛情。抖音創作者陳藝鵬用國粵雙語演繹《探清水河》,讓網友夢回2018;劉豐、朱與墨融合戲腔、三弦、竹笛演繹古風《煙火盡落》。以戲曲唱腔為大眾熟知的唱作人戴荃帶來《悟空》等歌曲,和現場觀眾分享從小在黃梅戲學校耳濡目染的往事。

在【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更讓觀眾難忘的是,時間長河里戲曲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京劇譚門第六代譚孝曾與第七代譚正巖父子同臺,壓軸演繹《定軍山》。在國粹京劇近200年的歷史上,譚門堅守行業、代代相傳,已培養出七代、四十余人。1949年出生的譚孝曾親眼見證著京劇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表示以前劇場里都是他的同齡人,現在多了許多年輕人。

00后、國風美少年劉宇就是年輕的戲曲愛好者,跟著媽媽從小開始聽黃梅戲。來到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劉宇一襲白衣、一把折扇,不僅帶來輕快靈動的《桃花源記》,更帶著媽媽登臺,驚喜同唱黃梅戲《女駙馬》。

演出尾聲,各個劇種的傳承人身著戲服與流行歌手、抖音創作者一同返場,齊唱主題曲《戲出東方》,整個舞臺仿佛一幅跨越時間、門派與形式的戲曲長畫卷。這樣的兩代同框、百家同臺,讓網友更具象地看見傳承的力量,“傳承可以很宏大,也可以很微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言傳身教,都可以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孩子開始,把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當天,【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還聯合瑯琊古城定制了戲曲日專屬導覽圖,為到場觀眾設計了看好戲路、有文化路、必出片路三條打卡線路,沉浸式體驗剪紙、面人、木雕多種非遺文化。現場游客興奮地表示,“自己動手和上網瀏覽很不一樣,摸到木雕的瞬間,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厚度和溫度”。關注@DOU來唱好戲 抖音直播的觀眾,還領取到打卡手冊,參與“潮起東方來,好戲要登場”集章活動,抽取福利。



02 萬物皆可戲,“戲曲+短視頻”掀起新熱潮
常說“生旦凈末丑”,但你是不是還不知道,現在已經只有“生旦凈丑”,沒有“末”了?
以戲曲為媒,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幾乎成了名家與票友、內行與網友的一場熱鬧盛會。沒有時空隔閡,沒有門檻高低,只要有一腔熱愛,就能在這方天地中玩得盡興。青年京劇演員@果小菁 就在抖音用短視頻和網友“科普”戲曲行業行當劃分的變化——“末”行指的是中年以上的男子,已劃入“生”行之中,嚴謹來說,現在只有“生旦凈丑”。網友不僅輕松掌握了“知識點”,還反向調侃道,“末,終究是錯付了”。

畫卷徐徐鋪開,劇種、名家逐一浮現,【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繪制出一幅戲曲動態長圖,宛如“戲曲版大觀園”,讓網友一看再看,感受“百戲爭輝、生生不息”。
在這場盛會,國風音樂人劉豐拿起三弦,和越劇師父裘丹莉動情演繹《探清水河》,讓網友聽了入神,不禁感慨“時隔六年,還是它最雅”,@張云雷 和眾多網友在線哼唱,在這首小曲里徜徉戲曲長河。跟上這陣國風熱潮,@于春洋、@沉虞CHENY等翻唱達人挑戰戲腔演繹《赤伶》,帶著網友化身“臺上人”,一同唱起心碎離別歌。

為【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特別改編的主題曲《戲出東方》,不僅在演出中集結多位梨園名家獻聲,還吸引@伯遠 等歌手第一時間翻唱,硬控大波網友,表示“聽到前奏,就已血脈覺醒”。朗朗上口的旋律,蕩氣回腸的歌詞,也激發出網友們的創作熱情,無伴奏翻唱、古箏演奏、戲服變裝紛紛“登場”,演奏家@Strictlyviolin荀博 更是將這首歌帶至大洋彼岸,在美國的公園里用小提琴迸發東方樂章。

“戲曲+短視頻”的多重互動玩法,突破了戲曲只能在舞臺演繹、觀眾唯有聽戲的限制,讓經典飛入尋常百姓家。主題演出間隙,劉宇還帶著媽媽一起錄制了同框合唱黃梅戲的視頻,分享在抖音,希望帶動更多年輕人主動向長輩發出邀約,一同領略戲曲之美,從聽戲的人慢慢變為“戲中人”。網友們輕松“拿捏”黃梅戲,許多家庭拉上老人、小孩,幾代同唱黃梅戲,其樂融融傳承經典,更有不滿12歲的“資深”小戲迷,一開口就贏得網友點贊。

越來越多人在抖音發現,原來自己不是不愛戲曲,而是不知道原來戲曲這么可愛。抖音創作者@五花肉餡兒的速凍餃子 為《名偵探柯南》《甄嬛傳》重新填詞、演唱,用《柯公案-贗品記》《一丈紅》等京劇篇章重新演繹大家熟悉的故事,累計創作了100余段,“圈粉”26萬。擁有840萬粉絲的@警花說 改編發布反詐版《武家坡》,“啊~我的友網絡用戶,你不要心存貪念”,用熟悉的旋律提醒網友保持清醒。

網友更發現,戲曲人早早就開始了“大開腦洞"的創新:用英文原詞、京劇唱腔表演《泰坦尼克號》;戲曲解說奧運會;戲曲RAP;戲曲翻唱網絡熱歌......網友感慨,不愧是經過時間檢驗的藝術,兼收并蓄,不管何時何地,都能散發魅力。
03 攜手同入戲 ,“戲曲+”模式煥發新活力
一喜一悲一抖袖,一顰一笑一回眸。中國戲曲是民族藝術的精華,是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為一體的高度綜合性藝術。
近年來,抖音從內容創作、技術融合、傳播互動等多個維度,持續助力傳統文化在創新中賡續綿延:共創“百戲連臺云演出”等優質內容,開展“DOU有好戲”扶持計劃,發布《非遺數據報告》等專項報告......“在抖音,看見每一種傳承”正在從愿景變成流行。據統計,我國現存戲曲劇種348個,逾260種在抖音開通直播,2975名專業戲曲演員、204家院團機構完成入駐,累計觀看超億萬人次。
如今,抖音不僅成了戲曲表演的“第二舞臺”,也成為行業內外、臺上臺下雙向奔赴、交流發展的平臺,持續助力戲曲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此次【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落地山東臨沂瑯琊古城,也攜手山東文旅@好客山東,以“何為戲”為線索,在追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起與流變的同時,探索“戲曲+文旅+直播演出+短視頻”的創新實踐,打破線上線下壁壘,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制作主題宣傳片與傳承人訪談視頻,助力傳承與創新。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官方賬號@文藝中國 同步發布該條主題宣傳片,邀請網友感受戲曲永不凋零的魅力。山東、北京等多地文旅賬號矩陣聯動當地代表性劇種演員,為戲曲傳承打call。

作為【潮起東方】主題演出的壓軸嘉賓,京劇譚門第六代譚孝曾與第七代譚正巖父子頗為驚喜地看到在這個舞臺上,不同戲曲劇種與流行文化、現代技術的融合創新。“抖音給了這么好的平臺,讓更多青年觀眾能喜歡我們的傳統文化”,完成演出后的譚孝曾,特意感謝抖音和觀眾,他期待更多千年老戲發“新枝”。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你是離合悲歡的永恒,永恒在我生生不息的血脈。”正如主題曲《戲出東方》所唱,戲曲是一種永恒,而這種永恒源自我們,源自我們的生生不息。
探索“戲曲+”模式,抖音一方面推動越來越多年輕人在線上看到戲曲,在線下走進劇場,自覺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接力者;另一方面,也為戲曲創作提供了新的土壤,讓傳統戲曲在堅守戲曲本體的基礎上,吸收借鑒現代元素,追求古老戲曲與當代藝術的有機結合、東方神韻與現代精神的高度統一,譜寫創新華章。

“舞臺方寸懸明鏡,優孟衣冠啟后人”,戲曲文化不止唱念做打、生旦凈丑,更重要的是,賡續中華文脈,傳承民族智慧,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精氣神融入日常、浸潤心靈,引領前行。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未來,抖音將持續扶植優秀傳統文化創作,助力傳統文化與新場景、新人群連接共振,展現蓬勃的生命力。
【潮起東方·2024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感謝行業贊助美的、特約合作思念、指定合作德克士、場地支持瑯琊古城及獨家圖文社區可頌、獨家音樂APP汽水音樂的大力支持!
在抖音,看見每一種傳承,戲曲的故事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