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賦能,“紅梅”綻放。10月31日下午,遼寧省首個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在沈陽市鐵西區萬科紅梅文創園正式揭牌。這一國家級基地落地沈陽鐵西,將進一步凝聚文藝新力量,激發文化新創造,推動文聯工作與文創園建設深度合作、協同發展,打造示范遼寧、享譽全國的“文藝兩新”之家。
自2022年起,中國文聯啟動“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建設工作。今年9月,第三批19個“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名單出爐,“沈陽萬科紅梅文創園”入選成為遼寧省首個國家級“文藝兩新”實踐基地。揭牌儀式上,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與沈陽市文聯簽署了《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遼寧省沈陽市紅梅文創園合作備忘錄》。
儀式后,駐園區“文藝兩新”代表為現場來賓和園區游客奉上精湛表演,京劇《血染紅旗》選段、群口快板《沈陽新歌謠》、魔術《魔力沈陽城》等精彩節目展現了沈陽市新文藝群體光彩靈動的藝術活力。
“近年來,市、區文聯積極推進紅梅文創園‘文藝兩新’集聚區建設,引入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30余個,舉辦各類文藝演出、展示活動近200場次。”沈陽市文聯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內聚集了文學、音樂、美術、書法、攝影、民間文藝等多種藝術門類的新文藝組織30余家,新文藝群體人數近500人,經過4年發展,已初步形成具有鮮明時代、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藝兩新”聚集區。
位于沈陽市鐵西區衛工北街的紅梅文創園,是沈陽萬科企業與鐵西區政府共同打造的城市更新項目,前身為沈陽紅梅味精廠,占地面積6.16萬平方米。這塊承載著城市深厚人文底蘊的土地經過多年的精耕運營,煥發出全新的魅力,2021年獲評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023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如今的紅梅文創園,已發展成為具有獨特藝術氣息的文化創意“新地標”和文旅打卡“目的地”。園區在保留著鐵西厚重工業色彩的場景空間內,融入了創意設計、藝術展演、音樂創作孵化等多元業態,打造出“味覺博物館”“發酵藝術中心”“原料庫音樂現場”等文化載體,搭建“街BA”、梅·集市等文體旅融合場景,每年舉辦活動數百場、創造產值數十億元,成為沈陽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也是新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建設文化強國的集結地、出發地。
“今天,‘文藝兩新’的東風在沈陽鐵西吹起,必將哺育白山黑水、振奮遼沈大地。”鐵西區相關負責人在揭牌儀式上介紹,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鐵西以高質量發展的扎實成效,踐行“沖在前、扛大旗”的使命擔當,近年主要經濟指標始終高于全市、全省、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強勁勢頭,在遼寧“六地”建設中彰顯鐵西力量。近年來,鐵西區堅持把工業遺存活化利用融入城市有機更新,劃定70萬平方米工業遺存保護區,成功打造中國工業博物館、1905文創園等9處賡續工業文脈、展現時代風采的文創園區。紅梅文創園就是最具“青”和力、影響力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