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湖北楚紀南故城考古首次發現集中宮殿布局,明確“三群一環”的宮城區布局,有望為公眾揭開楚國宮殿和郢都布局之謎。
楚紀南故城位于湖北荊州,城內總面積約16平方公里,系迄今發現東周時期中國南方最大的一座都城遺址。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聞磊介紹,此前,通過對紀南故城東城垣進行解剖發掘,發現早期城垣遺跡。綜合陶器年代分析和測年數據推斷,紀南故城東垣一期城垣年代應為戰國早期。
最新考古進一步明確了“環形界溝”的宮城區布局。環形界溝基本位于宮城區中心,17個臺基分布在環形界溝內,組成核心宮殿區;環形界溝與宮墻間分布6個臺基,組成護衛區。
聞磊表示,核心宮殿區內臺基分布有規律,如西北部一群最高大,所處地勢最高,可能是宗廟所在;東北部一群可能是寢宮;東南部一群三組臺基呈品字形分布,據勘探和以往資料分析,推斷該群臺基性質為朝堂。同時,東北群為寢宮,東南群為朝堂,符合《考工記·匠人》記載“前朝后寢”總格局。
此外,考古工作者還對城內東北部紀城片區內廣宗寺北臺基群進行發掘。聞磊介紹,紀7號臺基是新時代紀南故城首次發掘到具有較為完好垮塌堆積和建筑結構的大型建筑地點,為研究紀南故城內宮殿格局提供寶貴線索。
聞磊表示,下一步,將重點以兩期建城和初露端倪的大型建筑為線索,厘清城內布局和功能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