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馬建交五十周年之際,兩國藝術家以筆墨對話歷史,水彩與水墨共繪多元文明。
2025年2月15日,在馬來西亞馬六甲鄭和文化館,一帆風順The Sail由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人民美術委員會與馬六甲鄭和文化館聯合主辦,人民美術網、北京通州宋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馬六甲孔教會、馬來西亞水彩畫會、馬來西亞國際中華傳統文化推廣中心、馬來西亞馬中商會聯合協辦,由北京銘人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名高天下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來西亞優亦美經典文化藝術中心承辦的“一帶一路文化共鳴”中馬文化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在歷史悠久的馬六甲鄭和文化館隆重開幕。

值此中馬建交五十周年之際,展覽以鄭和七下西洋的和平精神為紐帶,呈現兩國藝術家的150余件書畫力作,通過中國水墨的“含蓄深邃”與馬來西亞峇迪(Batik)、娘惹瓷器的“斑斕多彩”跨時空對話,向世界傳遞“和合共生”的東方價值。馬來西亞旅游、藝術及文化部代表、兩國藝術家代表及贊助單位盛泰國際負責人梁斯竣及蔡俊鵬共同為展覽揭幕。

本次活動由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17編導王家樂與馬來西亞藝術家陳金昌策劃,中方出席嘉賓有: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文促會國畫院副秘書長、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評委、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劉建,中央美術學院大寫意花鳥文學碩士學位、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原秘書長、花鳥所原副所長,國家藝術基金專家、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國家畫院導師工作室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寫意花鳥畫工作室導師陳鵬,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崔進,中國職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秘書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花鳥畫藝委會副主任、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林濤,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八屆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二屆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第八屆廣西美術家協會主席謝麟,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人民美術網創始人李德哲,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女畫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湖南省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秘書長、長沙市花鳥畫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現代美術館執行館長蔣艷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湖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懷化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李玥都,中國通俗研究會人民美術委員會秘書長、人民美術網總編助理娜蘭女士,北京方陣藝術館館長王一迪。參展作品還有中國宋莊藝術區代表榮寶齋畫院院長、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中心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畫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宋莊新的階層人士聯誼會監事長唐輝先生及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教授、榮寶齋畫院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伯揆美術館館長伯揆先生。同時特邀曾任中國藝術報社社長、中國書協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央國家機關分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對外友協理事、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張飆先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人民美術網總編李人毅,中國當代新寫意畫家、中華全國總工會國禮畫師、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會員、人民美術網書畫院副院長楊先等。
馬方主要嘉賓:馬六甲州YB謝守欽行政議員、馬六甲州Y B劉志良副行政議員、拿督江雪霞局紳、孔教會主席沈墨義先生、攝影家孔萬良老師、前雪州議員劉天球先生、馬來西亞藝術協會主席Puan Latifah 、拿督李金殿先生、馬來西亞美容醫藥公會創辦人葉紹信先生、國際中華傳統文化推廣中心許文華先生及畫家馬來西亞森美蘭州宮廷畫師、英國牛津圣佐治大學藝術博士、天宙聯合會和平大使、臺灣國立師范大學校務顧問拿督陸景隆太平局紳、彩墨畫家葉逢儀、雪隆精武體育會美術顧問和馬來西亞女書畫家協會第一副會長、水墨女畫家方寶玉女士。曾擔任馬來西亞詩詞研究總會會長,以及古城詩社首任社長,現擔任詩總及古城詩社顧問林國安。曾任六屆馬六甲布疋百貨商會主席、馬來?至亞布疋百貨商總會理事、馬耒?亞大埔社團聯合總會理事暨第一屆埔聯?總團長、馬來西亞詩詞研究總會第廿三屆總會長、馬六甲孔教會古城詩社社長,現任馬來西亞詩詞研究總會會務顧問、馬六甲孔教會古城詩社顧問李業祥國際創藝聯盟會長、馬來西亞美術家協會長兼馬來西亞女書畫家協會總會?•負笈中國美術學院-學士/ 碩士預科,資 深 畫 家 朱 紹 瑛 藝 女士,任馬來西亞水墨畫協會理事及副會長、任教于登嘉樓藝術協會和麻坡彩墨畫協會的水墨、人物畫家陳龍秋,馬來西亞水彩畫會會長、也是美國國家水彩畫協會署名會員蔡清坤,亞洲美術家協會顧問、意大利皇家鋼筆畫協會理事、馬來西亞皇家鋼筆畫分會副會長、馬來西亞森州藝術協會會長、馬來西亞國際現代書畫聯盟森州分委分副會長楊六南,馬來西亞水彩畫會—副會長、新加坡水彩畫會、梹城水彩畫會、The One Academy 特聘導師、巴生曹畫室主持人曹振全,馬六甲書畫家水墨畫家郭佳安。

開幕式上,馬方策展人陳金昌動情表示:“鄭和文化館不僅是歷史的容器,更是未來的燈塔。中馬藝術家的筆墨在此交匯,既是向先賢致敬,更是為‘一帶一路’人文合作譜寫新章”。

中方策劃人王家樂也表示:“一帶一路”重要的是文化共鳴,希望接下來在馬來西亞別的城市及其它國家同樣開展《一帶一路文化共鳴》書畫展,通過華人文化交流讓全世界文化共鳴、民心相通”。

馬六甲州YB謝守欽行政議員上臺致詞,表示:“六百多年前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船隊至少六次抵達馬六甲,推動馬六甲成為國際貿易樞紐。今天我們通過“一帶一路文化共鳴”中馬書畫名家邀請展讓我們從馬六甲開始,讓我們世界文化產生共鳴,全人類和諧共處、互利共贏”。

馬六甲州Y B劉志良副行政議員更深情的致詞:“本次活動讓歷史與藝術的交響,鄭和故地再續絲路緣。六百年前,鄭和船隊以馬六甲為海上絲路重要樞紐,播撒和平與友誼的種子;六百年后,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之城再次成為文明交融的舞臺”。

中方畫家代表劉建上臺做了精彩發言: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的駝鈴聲串聯起東西方的文明對話;今天,“一帶一路”倡議以全新的內涵,續寫著文明互鑒的篇章。中國與馬來西亞,雖隔千里,卻因深厚的文化淵源與共同的價值追求緊密相連。我們以書畫為媒,用筆墨丹青傳遞情感,用線條色彩對話心靈,這正是“一帶一路”文化共鳴的核心精神——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作為藝術家,我們深知,藝術不僅是個人情感的表達,更是文明的載體、時代的鏡像。此次展覽中,無論是中國水墨的“氣韻生動”,還是馬來西亞峇迪(Batik)藝術的斑斕絢麗;無論是書法中“一撇一捺”的東方哲思,還是南洋風情中熱帶雨林的生機盎然,每一幅作品都凝聚著創作者對傳統的敬畏、對創新的探索,以及對人類共通情感的深刻詮釋。這些作品跨越語言與地域,讓我們看到:藝術的真諦在于以心傳心,文化的共鳴在于以情通情。今天,我們相聚于此,不僅是展示技藝的切磋,更是思想的碰撞與精神的交融。在全球化與多元化的時代,藝術家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我們既要守護本土文化的根脈,也要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擁抱世界。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與中國五千年的深厚底蘊,在此次展覽中交相輝映,既彰顯了各自的獨特魅力,也印證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智慧。這種交流,必將為兩國的藝術創作注入新的靈感,為“一帶一路”的文化圖景增添更多色彩。

畫家陳鵬在一帆風順The Sail場館衷心希望:此次展覽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粒種子,播撒在中馬文化交流的沃土中。愿未來,我們的合作更加緊密,讓藝術之光照亮更多心靈,讓文化共鳴的樂章響徹“一帶一路”的廣袤天地!

馬來西亞畫家代表拿督陸景隆太平局紳更是深情演唱華語歌曲,讓在場嘉賓無比激動。

書畫家李德哲最后代表主辦方在開幕臺上做了總結: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的多元文化國度,融合了馬來文化、中華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形成了獨特而迷人的文化景觀。而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書畫藝術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當兩國的書畫名家匯聚一堂,各自帶著本土文化的印記與藝術感悟,碰撞出的火花照亮了文化交流的道路。這場交流展不僅僅是藝術作品的展示,更是文化理念的交流與碰撞。這種思想的交流與碰撞,不僅拓寬了藝術家們的創作視野,也讓彼此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對方的文化。從更深遠的意義來看,“一帶一路文化共鳴”中馬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文化領域的生動實踐。通過書畫藝術這一跨越國界的語言,中馬兩國人民在文化的海洋中找到了共鳴,加深對彼此文化的尊重與欣賞,為兩國在政治、經濟、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奠定了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

現場中馬藝術家對參展作品做了深度交流。

從藝術展覽到社區共鳴。展覽期間,主辦方聯合馬六甲唐人街藝文組織,一起參觀了馬六甲最早的華人聚居區雞場街,因鄭和船隊在此設立物資倉庫而得名(“雞場”源于閩南語“街場”諧音)。街道兩側為南洋風格騎樓,保留百年會館、宗祠和寺廟,夜市熱鬧非凡,兼具歷史與市井氣息。
馬六甲河(Melaka River)沿岸歷史區曾是貿易與航運要道,沿岸分布荷蘭、英國殖民建筑及華人商鋪。乘船游覽可觀賞壁畫、古橋和彩色民居,體驗“東方威尼斯”的歷史風貌。
在荷蘭紅屋廣場、圣保羅教堂、圣地亞哥古城門、青云亭、峇峇娘惹古跡博物館峰著名景點,畫家們也有藝術尋蹤的新作品構思。
在鄭和文化館的展品即可“穿越”至明代古船場景,見證水墨山水與南洋香料貿易的虛實交融。通過動態投影讓鄭和寶船“駛入”現代馬六甲海峽,引發觀眾對古今絲路的無限遐想。

本次展覽特設“一帆風順The Sail”單元,在馬來西亞地標建筑“一帆風順The Sai”l展出中國書法家為馬來西亞娘惹瓷器題寫的詩詞,將隸書、篆書結合,重現海上絲路“瓷畫傳情”的雅韻。馬來西亞藝術家則以峇迪蠟染技法演繹《鄭和航海圖》,用斑斕色彩詮釋歷史畫卷的當代生命力。前雪州議員劉天球先生現場為盛泰集團題字。

中國畫家謝麟現場即興創作。

中國畫家林濤現場即興創作。
中國畫家劉建、崔進即興創作惹來現場贊嘆連連。
中馬畫家在一帆風順The Sail展館以筆會友,共同創作了了巨幅畫作《紫氣東來春滿園》。
圖文: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