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趨向美玉的藝術:紀念王遜誕辰110周年史料輯佚展”開幕式日前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
2025年是我國著名學者、美術史家、新中國美術史學奠基人王遜誕辰11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出身清華、卓有建樹但命運多舛的先生,也為了研究他為新中國美術發展建樹的現代學術思想和學科體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特別推出“為了趨向美玉的藝術——紀念王遜誕辰110周年史料輯佚展”。展覽主題“一切藝術趨向美玉”源自王遜22歲發表的《玉在中國文化上的價值》,該文既是對中國藝術史的溯源研究,也是對中國藝術精神的深思概括。以此為立意,展覽以200余組件輯佚史料為展品,系統展示王遜的學術思想孕育和他“為了趨向美玉的藝術”,在推動工藝美術改進與設計、創建中國美術史學科、建構中國美術史教材現代寫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時展現四十年來幾代學人對其遺著整理與研究取得的成果。
王遜先生是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新舊合冶的清華育人典范,在文學、哲學、美學、敦煌學、民俗學、藝術理論、美術史與考古、工藝美術、民間美術等諸多領域皆卓有建樹。特別是他創立了中國美術史學科和育人體系,澤惠至今。如今,數十年如一日悉心輯佚王遜先生學術史料的王遜先生家屬王涵老師,最終決定送王遜先生“回家”,將這批珍貴史料鄭重托付給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化私為公,嘉惠學林。于是才有了本次立足“藏品活化”的展覽呈現。
據悉,展覽將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二層展廳展出至202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