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收藏書畫藝術品、玉石雕刻、明清家具、碑版古書等風氣益盛,而注重漢畫像石、畫像磚原石及拓片尚未形成風氣,把漢畫像石作為營養而納入自己創作視線范圍的更是少之又少。為此,漢簡題漢畫成為書畫愛好者、收藏家追捧的珍藏品。
任何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總是凝聚著那個時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漢唐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張揚的年代,這兩個時代的藝術品也是體現當時中國強大的瑰寶,涵蓋的內容更為豐富,更為大氣,題材博涉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被譽為漢代的百科全書。漢代畫像石是當時民間的工藝品,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無名巧匠的畫作藝術在漢代成為一種震爍古今、流傳千年的藝術精品。那時代的漢代工匠創作鑿制的石刻畫像,比畫像磚面積更大,然而這些拓片原石大部分散落在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相鄰地區的民間,上至百姓豬圈、圍墻,下至出土漢墓,收集難度極高,往往被人忽視。
著名書畫篆刻家吳頤人卻對漢代畫像石情有獨鐘,他嘗試用漢代畫像拓片加上他獨步書壇的漢簡書法,將古老的漢畫像石拓片溶入自己的藝術創作中去,加以發揚光大,形成漢代畫像石刻與漢簡書畫題詞完美組合,立顯珠聯璧合,其身價更是倍增,受到書法界人士關注,得到收藏家追捧。近年吳頤人出版了《吳頤人題漢畫像石》和《吳頤人漢簡題漢畫》,將其收藏的150件漢畫像拓片改用“宮墻式”朱拓印出,以襯托漢簡書法的率真墨跡風韻。
他多年來一直淡于收藏,偶有“艷遇”也大多轉贈愛好收藏的朋友,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這些民間瑰寶流傳于社會。至今,在浙江桐鄉“君匋藝術院”院內的一塊石碑上就鐫刻有吳頤人題寫的“藝擅眾長”的四個大字,概括君匋老師與其師豐子愷、豐先生老師弘一大師三位前輩一脈相承、多才多藝的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