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的“生活無故事”系列中的部分作品。風格簡潔、凝練、沉寂、枯澀而又唯美。表達了我在短暫而又漫長的生之旅途中的所思所想。充滿了一種悲觀、虛無、而又富有洞見的論調。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生活就這樣。愛情就這樣。人性就這樣。在生活里可能沒有太多故事,有的只是一場又一場事故。
我不知如何說自己的作品,似乎畫了,一切就盡在其中了,我很難闡釋它們。
關于作品之創(chuàng)作沖動:我的每一幅作品是“日記體”式的。支持我創(chuàng)作每一幅作品的強烈沖動是——我當下的處境,可能是關于我的生存境遇的,個人情感境遇的,精神境遇的,等等。我遇到了麻煩,我感到困惑,我很痛苦,那么這時,我就想用一種切合此類境遇問題的構圖形式和繪畫語言明晰地表達出來。我關注最日常的體驗,一些不僅僅是我個人才關注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人在生之旅途中都會或多或少或深或淺被之糾結的問題。并把之建構在一種具有強烈個人經驗的構圖形式和繪畫語言上。如缺了后者,我會認為那幅作品不成立,因為它可以是A的,B的,或C的,D的。
關于我不分“系列”的“系列”:我堅持對任何單張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同一個母題和同一種構圖形式,我不喜歡出現(xiàn)第二張(<欲而不能>例外)。常見圈內人會就某一個母題進行系列創(chuàng)作,也常聽他們說,單張創(chuàng)作不具有話語力量,對這些作為和概念,我不置可否,我只是尊重人本身思想瞬間萬變的特點——或者這種特點更是屬于我個人的——對我關的一些東西進行表達。并自稱為“瞬間內心體驗畫派”。
當然,隨著某些境遇的改變,這種情況若出現(xiàn)變數,那也是不可預料的。那除了是縱深探索的必要外,也很有可能是出自我多年以前對“重構”之認識的繪畫再現(xiàn)。
重構的全部意義大概就在于復制,無能為力,使職業(yè)成為一樁更為名副其實的職業(yè)。
生命重構的全部意義大概就在于復制,無能為力,使生命成為社會、人性枷鎖下的一樁確確鑿鑿的宿命。
人性重構的意義大概就在于復制,無能為力,使格言成為格言。
這是后話。或者離題。嚴格說來,是同一語境。又不是同一語境。
關于我作品語言的選擇:我喜歡簡潔的繪畫語言,不需要更多的描繪,而我所藉此營造出來的氣場卻能把人的靈魂緊緊攥住。我希望人們看見的不是一幅畫。我最怕一幅畫太像一幅畫了。我喜歡做減法。時代、社會、生活、人性都太復雜了。繪畫是我在復雜的現(xiàn)存秩序中獲得平衡的方法。或者說,我的孤獨、傷感的靈魂憑藉此獲得某種補償。唯有簡潔讓我感覺一切仍舊充滿希望。在這個點上,它成為一個哲學命題。我覺得我們正處在一個極需要自省的時代里,對我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對藝術家本人而言都是如此。在時代的狂喜之詩里,我們只是莫名之詩。
關于我作品的觀念性與情感性:人們也許會普遍認為我的繪畫具有強烈的觀念性,對于此,我不可否認,但僅止于此,我想說,我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種強烈的個人情感,以及承載著這種情感的作品本身的敘事性、故事性、隱喻性、哲理性、思辨性。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沒有我的生活,就沒有我的作品,我的生活決定了我作品的既成面貌,它決定了我作品最后的呈現(xiàn)形式,及其所表達的思想方向。總的來說,我的作品集中關注個體生命在生存境遇、情感境遇、精神境遇三方面的苦惱。
無故事·阿堤斯德——劉艷個展
展覽日期:2011.05.21-2011.06.18
開幕酒會:2011年05月21日(星期六)下午3點-6點
策展人 :印炳國(韓國)
開放時間:上午10:30 - 下午18:00 (周二-周日)
展覽地點:洋紅Art Space/Gallery
地址:北京通州區(qū)宋莊小堡(萬盛園入口處)
詳情電話:010-89578613 / 15652285822
www.asiavisual.co.kr
特別支持:北京洋紅藝術文化公有限公司

雙人床

我想砍掉這只手掌

欲而不能

欲而不能
.jpg)
小孩和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