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伯奇(1819—1869),清代科學家,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泌沖村人,是一個博通“經史子集”諸學,且“能薈萃中西之說而融會貫通”的百科全書式學者。他精于光學、天文學、數學、力學、聲學等學科,在地圖繪測和各種天文器械制造等方面也頗有成就,是我國近代科學先驅,被推選為廣東歷史文化名人。
鄒伯奇研制了中國第一臺照相機。他利用自己制造的照相機所拍的玻璃底片——自拍像,至今仍清晰可見。他撰寫的《攝影之器記》成為世界最早的攝影文獻之一,被世人稱為“中國照相機之父”。鄒伯奇的光學研究成果和其撰寫的攝影文獻對中國光學、攝影儀器的研制及生產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具有深遠的里程碑意義。
為紀念中國近代科學先驅鄒伯奇的重要貢獻,弘揚培育鄒伯奇“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的創新精神,推動全國創意攝影的發展,發掘推出富有創新理念的攝影佳作,特舉辦2011“伯奇杯”全國創意攝影大展,歡迎廣大攝影家、攝影愛好者踴躍參與。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
廣東省攝影家協會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伯奇杯”全國創意攝影大展組委會
承辦單位:《中國攝影報》社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伯奇杯”全國創意攝影大展組委會辦公室
官方網站:騰訊圖片頻道(http://pp.qq.com)
征集內容
本次大展征集創意攝影的作品。
征集時間
即日起至10月31日(以收到作品為準)
入展作品數量及稿酬
本次大展共評選出168幅入展作品,其中:
金質收藏作品2幅 稿酬各38000元;
銀質收藏作品6幅 稿酬各20000元;
銅質收藏作品10幅 稿酬各10000元;
優秀作品150幅 稿酬各1000元;
同一作者獲優秀作品數量不限,獲收藏作品的作者不得重復。以上均頒發榮譽證書,并作為申請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條件之一。個人所得稅由主辦單位代扣代繳。
征稿細則
1、本次大展面向全國范圍廣泛征集,體裁、題材不限。“創意攝影”強調的是結果,鼓勵用各種影像技術手段進行創新。
2、投稿作品創作時間不限(鼓勵近年創作的新作品),黑白、彩色不限,單幅、組照均可。
3、投稿作品使用的全部素材必須通過攝影手段獲取,并保證其素材和創意是參評者所為。
4、投稿方式:
(1)光盤投稿:
作品以光盤(CD—R或DVD—R)形式提交,同時提供作者資料(word文檔),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編,手機,電子信箱等,每幅作品的文件量不大于500K,長邊要求600—1000像素。組照算一幅,每組不超過6張。每幅作品均須注明作品標題,拍攝時間、地點和作者姓名。無作者資料的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評資格。
(2)網絡投稿:
作者必須在騰訊網圖片頻道“伯奇杯全國創意攝影大展”專區注冊(http://pp.qq.com)并按要求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主辦單位保證不公開或泄露投稿個人非公開信息。投稿作品為jpg格式,每幅作品的文件量不大于500K,長邊要求600——1000像素。對于投稿作品,工作人員將初步審核,符合要求的作品將放置于活動網站的作品展示頁中。
(3)光盤、網絡不得重復投稿。
5、作品入展后,主辦單位將統一調取參評作品大圖文件,用于舉辦展覽和畫冊制作。
6、大展實行作品公示制度,入展作品公布之前將在官方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中國攝影報、騰訊網圖片頻道、中國攝影報活動在線網將刊登入展作品精選及所有入展作者的名單。
7、本次活動不收參加費,不退稿。對于所有入展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在出版畫冊、舉辦展覽、相關宣傳中使用,并不再支付稿酬。
8、謝絕本活動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投稿。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報送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報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任何權利。凡上述保證落空導致相關糾紛的,一切法律責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擔。
9、投稿者均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條規定。凡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經發現將一律取消入展資格并在媒體上公布,情節嚴重者將根據有關規定處理。
10、投稿作品在郵寄過程中損毀、滅失或遲到、未到的,主辦單位不承擔相關責任。
11、本征稿啟事解釋權屬于主辦單位。
作品評選
由中國攝影家協會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評選。
投稿地址
1、光盤作品投稿地址:
北京市東四十二條48號《中國攝影報》活動部
2011“伯奇杯”全國創意攝影大展辦公室收(100007)
電話/傳真:010—65251661
聯系人:周平林 張曉婁
2、網絡作品投稿網址:
騰訊網圖片頻道中國攝影報攝影大展專區“伯奇杯全國創意攝影大展”(http://p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