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由招商銀行北京分行主辦,合藝典藏(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信出版社協辦的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私人銀行藏家俱樂部成立儀式在北辰中心隆重舉行。
招商銀行北京分行行長助理邊琳女士在致辭中介紹“藏家俱樂部” 是招商銀行整合藝術領域的多方面資源的一項創新服務,是北京分行自2009年開始對私人銀行客戶量身定做的藝術類增值服務——“藏家養成計劃”的又一次升級。藏家俱樂部以“沉淀·升華·傳承”為宗旨,為私人銀行客戶提供深層次的藝術類增值服務,具體涵蓋藝術資訊、藝術活動、藝術品推薦、藝術品管理、藝術課程以及藝術品鑒賞等。
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中國油畫界泰斗詹建俊、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組研究館員王健華、中國當代藝術重量級藏家張皓銘、中國當代藝術重要藏家喬志斌、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高級顧問趙旭、唐人畫廊創始人鄭林、合藝典藏(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娜娜、中信出版社社科工作室總經理王強等出席了成立儀式,并與藏家俱樂部會員及各界媒體就藝術品收藏展開深入探討。
收藏是一種精神追求
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逐步進入大眾視野,而對于很多熱愛藝術并且具備收藏實力的潛在藏家來說,如何收藏,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價格下更好的把握藝術市場?
詹建俊先生在致辭中表示:現當代藝術品收藏,中國起步較晚,隨著藝術市場的逐漸成熟,現當代藝術品的藏家隊伍也開始形成,并有一定的影響。詹建俊認為收藏家應具備三個條件:一,必須喜歡藝術品,收藏是一種精神追求,是對生活態度的一種選擇;其次,要有閑錢;第三,收藏離不開藝術市場。
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張皓銘先生表示,純粹的收藏會帶給人愉悅的感受,但是投資不會帶來快樂,藝術品投資會收到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不會永遠讓人快樂。收藏首先是一種學習,對文化和藝術知識的掌握,并讓人的思維得到升華,插上藝術的翅膀,因此,收藏是對頭腦的投資。張皓銘先生還提出六個“力”,即藏家應具備:眼力、財力和魄力;藝術家應具備:創造力、表現力和整合力。而收藏家喬志斌先生在收藏的過程中追求一種智慧和內心的感受。并建議初入門的藏家以多看為主,逛藝術博覽會、畫廊及藝術家工作室,了解當代藝術創作及市場,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收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