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尺八演奏及制作家易佳林先生
聆聽尺八這恍如隔世的訴說,
它似乎源于遠古的蒼穹和大地,
其聲冷傲通達,云涌星降,
有大漠孤煙的蒼涼,
有血性與靈氣的碰撞,
這樂聲使我想起了人類的童年……

2011年我去日本進行文化和藝術考察,在奈良的東大寺,風雨中我聆聽到一種使我感到萬分震撼的音樂,它神秘而深邃,聲其弦外不見其形,它似乎起于遠古來于蒼穹。其天韻于四維充滿環宇,它包容太極,其恍、其惚都感其扶遙。其聲其律冷傲通達,云涌星降,有大漠孤煙的蒼涼,有血性與靈氣的碰撞,這樂聲使我想起了人類的童年。
回到國內,我久久不能忘懷這隔世的訴說,其聲總是流連在我的夢咽,于是我打開電腦去尋找那千年流失的心靈。后來我知道這個樂器叫尺八,前身叫漢笛,竹制,外切口,五孔,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圓潤甜美,心身明徹,四野通靈,又能表現空靈飄逸、空寂淡定、深沉含蓄的意境,具有豐富的變化,表現力極強。早在東漢時期,尺八就已流傳于民間。到了隋唐時期,尺八成為宮廷中的主要樂器。
唐太宗時,為統一樂律,命呂才重定樂律,呂才根據律笛中黃鐘笛的一尺八寸為標準,統將笛稱為“尺八”。盛唐時期,尺八隨著文化的交流而傳入日本,至今在日本奈良正倉院東大寺仍保存有八支唐代的尺八。這些尺八被視為日本的國寶。
南宋時,日本僧人‘心地覺心’禪師,在我國學習了尺八與法曲《虛鈴》后,回國創立了“普化宗”,將尺八做為僧人修行的法器世代傳承,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尺八竟然成了日本民族樂器的國寶,而在中國至南宋后尺八卻慢慢的消聲滅跡了。為什么尺八在中國消失眾說紛紜,我認為尺八在中國的消失并不是因為戰爭,這和一個民族的發展和習慣有關系,南宋后中國的笛簫卻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主導樂器。

尺八這個與我們民族分離了近千年的樂器,如今是否能有人找回它、弘揚它。于是我借助互聯網慢慢地搜尋。我先是得知笛藝老人趙松庭,通過日本藝術家將尺八傳回中國,但也局限于演奏,在制作上還是個空白。尺八樂器在中國市場上根本買不到,在日本買一支尺八至少要二至五萬人民幣,還有十幾萬的價位,看來在中國想要學習尺八是一件比較困難。后來我得知重慶有一個叫易佳林的藝術家,他不但能演奏尺八而且還能制作。于是我通過重慶的朋友幫我尋找,歷盡艱辛,我終于通過重慶圖書館找到了他。于是我毫不猶豫地飛往重慶。
易佳林的客廳里堆滿了竹子,而且到處是制作尺八用的工具。我第一眼看到易佳林,并不是網上的那位“佳翁”,而是一個剛年過三十的小伙子。我問他為什么在網上稱自己是佳翁,他說研究尺八頭發都快掉光了很象一個老人。于是他講述了他和尺八一段姻緣。
2005年夏,易佳林放假在家就在網上找音樂聽,偶然從網上聽到一首曲子,名為《宙》。他被震撼了!這自曲子深遠悠揚、蕩氣回腸。易佳林11歲起跟父親學簫,做為興趣愛好玩簫玩了很多年,突然聽到《宙》,一開始他還以為是簫聲,但仔細聽,《宙》里面的樂器吹出的聲音,比簫更飽滿、更深遠、更有豐富的變化。于是他在網上搜索,查到這首曲子是日本樂器“尺八”所奏。再查“尺八”,竟發現其出自中國唐代,由日本遣唐使帶到日本。不僅如此,尺八與佛教禪宗更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充滿好奇心的易佳林,在重慶各大樂器行詢問尺八,得到店家的回答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從沒聽說過那種樂器。有的甚至反問:“什么糍巴?你走錯了地方,我們只賣樂器,不賣吃的!”而后在日本的樂器網站上看到有尺八出售,但價格讓人望而卻步,人民幣幾萬到十幾萬的尺八真的買不起呀。買不到、買不起怎么辦?易佳林從小喜歡玩簫,曾經自己動手做過很多竹簫。“實在是不行,就自己動手做一支玩吧。”他當時這樣想。說干就干,從網上找圖片、找資料,憑借自己一點點制簫經驗,一點點琢磨。但是,想獨立制作一件失傳近800年的樂器,談何容易,網上的圖片只有外形,看不到細節,沒有實物的觀摩,很難。
就在這時,一位朋友從日本帶回一支尺八,他欣喜若狂,厚著臉皮求借。朋友的慷慨相借,讓易佳林的尺八制作技術得到了突破性進展。
當時的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尺八。走路、吃飯,站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時(他是大學計算機教師),甚至是在睡夢中,都停不下來。總是想:怎樣制作,才能吹出心目中那美妙的聲音:怎樣改進,才能讓那美妙的聲音更美妙。既然不能安心工作,他干脆辭了職,一心投入尺八的吹奏與制作中。
2008年,易佳林拜日本尺八演奏家神崎憲先生為師,系統學習尺八演奏技藝。通過先生的細心指點,他的吹奏技藝突飛猛進。
從那時開始,易佳林應各地尺八愛好者的邀請,在全國范圍做尺八藝術講座與尺八音樂欣賞會,讓人們聽到尺八、看到尺八、摸到尺八。愛好者們的熱情讓他深深的感動。他的愿望是讓尺八復興,讓更多的人體味尺八的喚醒靈動之美。”
在易佳林的家里,我聆聽了他的演奏,透過他吹奏的氣息,我感受到尺八是冥氣觀音的方法。從佛教密宗的觀點看,尺八的結構就很耐人尋味,它共有七個竹節,分別代表人的七個脈輪,五個孔代表五個元音宮商角征羽,同時也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音由心生,高亢悲壯如金,萬物萌生如木,蒼涼柔潤如水,熱烈歡快如火,悠揚沉靜如土,而嗡阿吽三個宇宙元音自在筒內,尺八實質是轉八識,空五蘊,證五智的人天合一的時空對接,怪不得僧人都把它作為法器用。一息之間,當下菩提,貼近心靈,一音成佛。難怪,一曲《虛鈴》古曲能震撼日本僧人,使它成為日本音樂的至寶。因為其曲的韻律,安于靈動深遠,以無心之言來混合,磨合人性的共存,在韻律的跳動中,全無外力的拉引,聽其弦外不見形跡,清凈無染,一切皆在智慧的光照之中。使悟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默識心通,透過空竹掃蕩世俗的旋律,能體會到虛無靈明的永恒。
易佳林是一個沉思人生哲理的人,同時也是一位具有巴蜀獨有的藝術個性與執著追求的人,他既注重從廣泛的人生現象中,挖掘尺八深刻的發聲哲理,也在他的制作中賦予尺八特殊哲理與樂律意蘊,同時他也把尺八制作伸向更復雜更深廣的文化歷史背景來觀察,他力圖透視尺八在中日文化歷史現象的發展流變、興衰、更替的軌跡中,來破譯尺八那難以言說的多重因果關系的變遷,從而使他的尺八制作、演奏也富有一種深沉的歷史感。

2012年10月21 日將在廣州T.I.T創意園舉行“夢緣千年尺八——易佳林尺八音樂會
這是一個藝術家的使命,也許就在那年那天的一個夜晚,易佳林聽到尺八吹奏的曲調象一把鑰匙,無意中為自己打開了一個忘卻故鄉、斷了千年心靈回歸的大門。開啟了一面充滿了歷史風塵滿面的鏡子,進入了他對人類文化流傳變遷和個民族盛衰興替的深深思索。透過尺八那種蒼涼、純凈、厚重的幽咽,可以看到尺八引起了人類更為深沉復雜的思緒,從而使他看到,陌生的自己總有一天會到來的使命。
在千年后的今天,自己作為一個炎黃子孫的易佳林,看到如今天崛起的中國,來回觀文明古國未來的美好。尋覓尺八,也就是尋覓已失傳的民族文化,喚醒心靈和尋找那份厚重的民族魂魄。 2012年2月中旬,我和我的朋友邀請易佳林來廣州,深圳演奏尺八。
『編后語』這次很偶然機會認識了上次尺八音樂會的總策劃,總導演劉豐岷大師,藏夢馬山林女士被劉豐岷大師的幾十年的坎坷人生經歷和修行實證的事跡深深被觸動,感動,在這種強有力量影響下,還有許許多多有緣人士積極的,真誠的參與下, 今年10月21日下午,我們將再次榮幸的由劉豐岷大師邀請易佳林先生將來到 廣州富有文化氣息的T.I.T文化創意產業園1號演繹廳舉行----尋夢千年易佳林尺八音樂品鑒會.那么,我們就期待藝術家易佳林先生給我們帶來尺八演奏的心靈喚醒,心靈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