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隋之仁壽宮也。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巖聳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臺榭參差;仰視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暉,照灼云霞,蔽虧日月。”這是由唐代初年兩位最富盛名的文人士大夫——魏征、歐陽詢共同創作的千古書法名作《九成宮醴泉銘》的開篇辭。
1300余年后,為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當代書法藝術的成就與進步,培養書法新人,同時也促進地方經濟及社會文化的發展,中國國家畫院與九成宮的所在地——陜西省麟游縣決定今夏共同舉辦規模盛大的“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暨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為使本次活動順利舉行,主辦方中國國家畫院,承辦方中國國家畫院書法創作研究院、沈鵬書法藝術基金、中共麟游縣委、縣政府,5月19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行簡短而隆重的新聞發布會暨活動啟動儀式。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副院長盧禹舜、張江舟,中國國家畫院書法創作院執行院長曾來德及麟游縣委、縣政府負責人出席了發布會并先后講話。首都藝術界、新聞界百余人參加了發布會。
麟游縣位于陜西關中西北部,九成宮是其境內最為聞名遐邇的古代遺跡,其始建于隋代,是隋唐兩代皇家的避暑勝地,境內群山奇秀,溪流密布,風景優美,自古便有“麟山十二景”之說。隋唐兩朝先后有四位皇帝共21次駕幸,足見其地位與名聲,九成宮因此也被譽為“離宮之冠”。而魏征撰文、歐陽詢書丹、名匠勒石的《醴泉銘》更是家喻戶曉,是唐及以后歷代人們學習楷書最為重要的范本之一,被譽為“楷法極則”。《醴泉銘》的生發地——麟游縣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楷書之鄉”。以“九成宮”為名舉辦本次全國書法大賽暨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正是對先代大師和先代杰作的最好紀念和繼承。
本著此一宗旨,主、承方經過充分醞釀、籌劃、組織,決定2010年8月以書法藝術為主要內容在北京、西安、麟游三地推出大型系列活動。內容包括:1,以全國范圍內征稿的方式,舉辦規模盛大的“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以年齡段分設少兒、青年、成年三個組,設置一、二、三等獎。據悉,本次所設獎金數額之高,為歷次大賽所罕見。2,邀請120名在當代書壇極有影響力的著名書法家、全國展覽獲獎者,舉辦“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3,邀請參展作者、藝術理論家、文化學者百余人,就《九成宮醴泉銘》與歐陽詢的書法藝術成就召開大型學術研討會,從理論角度闡述以歐體楷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書法的歷史價值、影響力,以及對于當代書法發展的意義。4,出版發行《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獲獎作品集》及《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作品集》。
為辦好此次活動,組織方還專家邀請20位全國書畫、文藝界名人為大賽題字,同時還將舉行規模盛大的開幕式和頒獎儀式。活動期間,主辦方將邀請全國各地著名書法家、獲獎作者代表走進麟游,拜謁九成宮醴泉銘碑。
附:
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暨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實施方案
九成宮位于陜西關中西北部麟游縣,是隋唐皇家避暑勝地,境內群山結秀,溪流密布,自古便有“麟山十二景”之說。隋唐時期先后在此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避暑離宮——仁壽宮、九成宮,兩朝四帝曾二十一次駕幸,尤其是九成宮被譽為“離宮之冠”。遺存有魏征撰文、歐陽詢書丹、名匠刻石的《醴泉銘》碑,被譽為“三絕碑”,堪稱“楷法極則”。麟游縣素有“中國楷書之鄉”之美譽。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展示當代中國書法藝術成就,培養書法新人,推動書法藝術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促進麟游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書法創作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藝術基金、中共陜西省麟游縣委、陜西省麟游縣人民政府承辦,北京水墨雍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暨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將于2010年5月啟動。
一、宗旨
弘揚九成宮歷史文化,推進中國書法的大發展大繁榮,打造“離宮之冠、楷書之鄉”文化旅游品牌,促進麟游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二、名稱“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暨全國書法名家學術邀請展”
三、活動時間2010年5月——2010年8月
四、活動地點北京、麟游、西安
五、組織機構
1.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2.承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書法創作研究院
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藝術基金
中共陜西省麟游縣委、陜西省麟游縣人民政府
3.協辦單位北京水墨雍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4.支持單位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陜西省書法家協會陜西金光文化傳媒咨詢有限公司陜西省寶雞市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5.媒體支持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中國書法家網、中國網、搜狐網、書法網、雅昌藝術網、《中國書畫》雜志
6.組委會
組織委員會作為大賽的決策機構,由主辦單位、承辦單位代表、著名書法家、評論家組成。
總顧問:沈鵬
顧問:歐陽中石張海趙長青鐘明善
主任:楊曉陽
副主任:盧禹舜張江舟龔曉燕雷珍民張校平田來鎖
秘書長:曾來德李萍
副秘書長:陳鳳新紀連彬李冠廷魏良劉新文崔省強曹宇雷永鋒蘭乾生康天銘
7.評審委員會:由組委會邀請書法名家、書法評論家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