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鐘文 報道):5月16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德國文化經濟促進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丹青異彩——穆益林帛畫藝術巡回展”北京站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范迪安講話,高度評價穆益林帛畫藝術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表示,透過這個展覽能看出穆益林幾十年來在繼承、弘揚和復興中國優秀繪畫藝術傳統與當代創新結合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這是這次展覽最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丹青異彩——穆益林帛畫藝術巡回展”的首站——北京站由“帛畫春秋”、“古風新韻”、“和合中西”三個部分組成。“帛畫春秋”部分從美術史的角度對帛畫歷史進行梳理和展示,讓大家傾聽中國帛畫從三千年前走來的腳步聲;“古風新韻”部分展示穆益林三十多年帛畫探索歷程及藝術成果,展現現代帛畫對古代帛畫傳承與創新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和合中西”部分重點是德國當代表現主義油畫家Michael Amhtor親自為穆益林二十多幅帛畫作品設計、雕刻、繪制藝術畫框并配合穆益林帛畫作品共同展覽,既向觀眾展現了中德藝術家的深厚友誼和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更體現了中國帛畫在國際上贏得了知音,正在邁步走向世界。

穆益林先生在開幕式上講述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創作心得
此次展覽有“元宵印象”、“天地皆詩”、“天涯客”、“荷塘印象”、“絲路風情”五個系列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通過穆益林帛畫藝術作品的展出,告知人們中國帛畫不僅僅陳列在博物館,現在還活著,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無窮魅力的畫種,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亟待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支持,亟待美術界和教育界進一步地傳承和發展。
有三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帛畫是中國畫的起源,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國知名現代帛畫藝術家穆益林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傳承和創造了嶄新的帛畫藝術。“中國帛畫論壇從三千年前走來”同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在此次論壇上帛畫研究的專家學者、美術史論家、傳統中國畫工筆重彩研究專家匯聚一堂,共同爭鳴探討中國帛畫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

穆益林先生在為觀眾講解自己的作品

學術研討會現場
據悉,《丹青異彩一一穆益林帛畫藝術巡回展》將在2014年5月至7月先后在中國美術館、天津美術館、太原美術館、石家莊美術館和上海灘大美術館展出。
穆益林,1944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畢業于上海美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歷任上海大學副教授,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教授、系主任、學科領頭人,上海市政府會展評審專家。作品曾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優秀創作獎,全國畫展二等獎、優秀創作獎,文化部國際中國畫展一等獎,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優秀創作獎及與陸儼少作品并獲上海美術大展一等獎等獎項。自1983年以來致力于中國帛畫的繼承與研究,發掘和利用帛的優異性能,創造出獨特的現代帛畫藝術,為中國帛畫在現代國際畫壇上獨樹一幟正作出畢生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