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北京提名展將于5月23日——26日在位于北京古玩商圈的北京弘鈺博古玩城一樓展覽中心隆重舉行。近300件提名文物均由《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專家委員會專家署名推薦,這不僅是北京民間文物界的一件大事,也是2014年影響全國的一件文化盛事。
《中國民間文物檔案》是中國民間文物傳世工程組委會和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聯合主辦的國內第一部收錄民間文物藝術品的年度品牌叢書,由中國古玩研究院學術著作出版中心編輯出版。
《中國民間文物檔案》是中國民間文物傳世工程的重點項目,該項目的啟動,把深藏民間的具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文物珍品,通過編輯檔案的方式昭顯于世,傳承后代,必將填補長期以來民間文物普查工作的空白,既對我國當前文物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又對我國今后文物保護的長遠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中國民間文物檔案》計劃每年出版一卷,每卷精選民間文物藝術品100件。以后還要編輯地方卷和專題卷。
《中國民間文物檔案》項目已經啟動了兩年,在各地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商會各專業委員會和國家文博系統專家的有力支持下,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和充分的積累,進展非常順利。。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主席:“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講話精神,在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中國民間文物檔案》總編輯宋建文的率領下,編輯部近期加快了編輯步伐:于3月9日召開了編輯工作會議, 于5月13日召開了專家指導委員會會議,確定了入編民間文物藝術品的兩個遴選標準:一是參照國家三級文物標準,二是市場評估價在50萬元以上。確定了入編民間文物藝術品的四步必經程序:一是專家署名推薦、二是參加提名展、三是提名展上三重遴選、四是編委會最終確定。
為保證入編民間文物藝術品的檔次質量和《中國民間文物檔案》的權威性,參與推薦、遴選和編輯工作的專家團隊由一個層次改為到兩個層次:由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學術委員會聘任的民間文物鑒定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由國家文博系統的專家組成專家指導委員會。為體現公開、公正和公平的原則,所有專家署名推薦的民間文物藝術品都要參加提名展,所有入編的民間文物藝術品都要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專業媒體三重打分遴選。
北京提名展是《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前期編輯工作的重要環節。經過三重打分遴選,入選的民間文物藝術品才能進入最終編輯階段。未能入選的民間文物藝術品,由于它們也負載著歷史信息,具有一定價值,編委會擬編輯出版《中國民間文物檔案提名展》,作為《中國民間文物檔案》的姊妹篇。
據悉,首部《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和它的姊妹篇《中國民間文物檔案提名展》,將在今年十月舉辦的第十七屆北京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上與讀者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