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首設藏品退出機制
在2010年底完成歷史上的第五次藏品清理之后,故宮第一次徹底對外公布的家底是:文物藏品總計1807558件。
昨天,故宮博物院宣布,故宮將在這次清理的基礎上,利用三年時間對部分藏品進行持續和深入的普查,細致清點整理,包括登記著錄、影像采集等。可以預見,三年后,故宮文物的總量將突破目前數字。
數萬件藏品未整理
據介紹,隨著文物事業的發展和認識水平的提升,部分藏品需持續和深化清理,例如從1949年后,故宮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尺牘,除元代以前的尺牘歸入書法類外,尚有43000余件(通)明清尺牘未整理完成。這些尺牘從裝裱形式上,絕大多數為冊頁(多有裝裱),也有個別裝裱為札卷者。又如甲骨,故宮博物院收藏總數初步估計有22463件,屬于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單位。但目前,僅《甲骨文合集》著錄1440片,絕大部分未進行科學化的整理與保護。其他諸如乾隆御稿、1.8萬余張清宮留存的老照片、2萬多張玻璃底片等均存在類似情況。
清理后總數將突破
據介紹,本次清理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全面登記故宮博物院古建筑現附屬的、有文物價值的,如隔扇,炕,琺瑯、玉器嵌件,花罩等物品,采集方位、影像等信息,同時明確已登記的在陳文物與建筑本身之間的關系。將其單獨以“建”字號編號、登賬。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當時之所以這部分文物沒有系統清理,部分原因是需要經過細致的研究才能夠統計數量。比如甲骨文,需要根據文字內容的研讀破譯進行片與片之間的命名和分類,在此基礎上才能夠統計數量。因此可以預見,三年深度文物清理后,故宮文物總量將突破現有數字,達成解決賬目不清問題的工作目標。
不符合收藏將退出
據介紹,本次清理中,那些多年來“混”在文物藏品序列中的物品將首設“退出機制”。
如器物部管理的國際禮品、國內禮品中有一些不知名的化學藥品、石油樣品、硫磺、洋蠟燭等,67件(包、瓶),現存放在北五所庫房,存放條件不好且不適合長期存放,有一定危險性,不符合故宮博物院收藏范圍,本次清理中,擬按國家規定,在經過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退出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管理序列。宮廷部、書畫部保管的一些現代節慶禮品(家具、書畫),也擬納入到此項工作之中。計劃2014年下半年召開專家論證會,論證通過后正式上報。記者看到,這類藏品包括此前外賓送給國家領導的燈罩、恩格斯塑像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