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下午,“輝煌中國 共筑夢想”第十一屆清新文化研討會暨書畫展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是由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北京發展與改革研究會、中國清新書畫院、海淀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主辦,北京凡凡清新文化發展中心、北京美都收藏大觀園承辦,吉林市人文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河南省鹿邑縣天地人筆業協辦的文化盛會。通過開展學術研討、書畫展、書畫筆會等活動,弘揚風清氣正的清新文化,表達了當代文學藝術家對清新藝術的審美追求,展現了他們在發展清新文化上取得的藝術成就和創作成果,體現了他們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真善美和正氣的社會擔當責任。
領導、書畫家、專家學者和傳媒界等各界知名人士參加本次活動。出席研討會、書畫展的有國防科工委副政委兼紀委書記、中將葛煥標、蘭州軍區原副司令員、中將王立忠、公安部原副部長羅鋒、文化部原副部長常克仁、鐵道部原副部長國林、文化部原副部長潘震宙、中國民政部原副部長李寶庫、新華通訊社原副社長徐錫安、新華社原副總編輯劉江、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包明德、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常務副書記姜永輝、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張恩瑋、民進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毛夢溪、中紀委原局長齊建民、全國工商聯宣教部原部長史澤鄱、武警北京總隊副政委李金星將軍、空軍指揮學院政委葛棣將軍、第二炮兵工程學院原政委王守仁將軍、第二炮兵后勤部原副政委王佐平將軍、總后勤部政治部原主任郭旭恒將軍、測繪學院政委許容奎將軍、陸航學院原副院長楊福林將軍、解放軍報社原社長孫曉青將軍、吉林市人文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任劉明、總政治部歌舞團男中音歌唱家鄭允武、北京市社科聯副巡視員王彥京、海淀文聯主席衛漢青、中國武警特警學院教授杜振高、民進中央原副秘書長王炳舟、著名影視演員朱琳、中國歌劇舞劇院管樂團團長武旭海、武當派第14代掌門、武當道教協會會長游玄德、崆峒派第十一代掌門白義海、總政治部某部研究員杜汝波將軍、武警指揮學院教授韓雙增將軍、第二炮兵工程學院原副政委管日東將軍、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副政委遲志江將軍、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原政委孫之貴將軍、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院長崔根峰將軍等百余位清新文化支持者。
很多領導和各界支持清新文化人士未能出席,特地發來短信或者打來電話祝賀本次書畫展研討會圓滿成功! 2014年10月17日下午,清新文化創始人張凡凡接到來自國家信訪局的電話,說:“我們收到了你寄給習近平總書記的信和邀請出席清新文化活動的請柬,領導在網上看了你的網站,你們的文化活動辦了好多年了,挺好的。領導很高興!”張凡凡接到電話后,大受鼓舞,表示一定不斷努力,不辜負領導的關心和期望,把清新文化做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倡導風清氣正,共筑強國夢想。清新文化是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的文化創新理念,體現了人們對清新風格的追求。發揚清新文化是激濁揚清、倡導風清氣正,抵制、遏止歪風邪氣,是倡導清真、清正、清廉,求真務實、弘揚正氣、秉承公正、踐行清廉、剛柔相濟。這種思想與與實現“中國夢”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本次書畫展展示了書畫名家和將軍部長精心繪制的藝術作品百余幅,并達成上述共識。作品風格清新,有書法、國畫,參展人數和作品均超歷屆,展出二十天。而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則是書畫名家與將軍部長藝術作品的大匯聚——劉大為、言恭達、劉藝、尼瑪澤仁、張飆、雷正民等書畫大家以精湛的藝術技巧展現“輝煌中國”;國防大學原政委趙可銘、空軍原副政委芮清凱、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徐根初、文化部原副部長潘震宙等將軍部長則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呼喚“共筑夢想”。活動現場舉辦了筆會,廣大書畫家滿懷激情創作作品抒發愛國熱情,并與書畫愛好者展開深度互動,共同表達了對清新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參展的領導和書畫家有趙可銘、周坤仁、吳銓敘、張興業、徐根初、李殿仁、芮清凱、葛煥標、王立忠、冷寬、王福中、黨中奎、崔根峰、劉大為、尼瑪澤仁、言恭達、張飆、劉藝、雷正民、馬書林、劉俊京、張瑞齡、姚治華、高軍法、趙洪俊、趙立凡、鄒德忠、張銅彥、顏振卿、李力生、米南陽、南海巖、王揮春、閻振堂、張全景、陳士能、于友先、李君如、周可仁、袁彥鵬、潘震宙、李晉有、李玉成、李北海、國林、程連昌、楊正泉、王偉華、陳虹、王治國、傅西路、郭晉才、王榮周、葛棣、紀東、郭旭恒、王守仁、王佐平、孫之貴、國墨林、韓雙增、魏士河、管日東、遲志江、李廣琪、李金星、趙承業、杜汝波、楊福林、王曉青、許容奎、王公義、杜振高、韓紹先、王利軍、邊保華、楊廣杰、汪運昌、滿文斗、陳思源、孫建明、卿建中、柳清芬、白烽、張樂、張志紅、郭尤前、張德泉、李耀君、劉海宏、蘇健敏、田冠舉、裴玉芬、姚增林、張金生、劉忠波、張志鋒、雷建、胡先林、李丙陽、姚鴻飛、王大東、支來柱、陳軍、王家麗、王林儉、張大峰、裴山、李長翰、曾福友、邴鋒、李天路、唐華育、姜淑紅、蘆雁、陳軍華等。
中國清新文化研討會自2005年以來已連續召開了十屆,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推動了我國社會以及文化的健康向上發展。本次研討會上,與會領導與各界嘉賓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的講話,表示將繼續激濁揚清,將清新文化進行到底。
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文藝要弘揚真善美和正氣,為我們的文藝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這些觀點與清新文化的含義是完全一致的。
與會領導、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清新這種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完全吻合的,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清氣就是正氣。只有揚起清新之風,通過有效的政策調控、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嚴肅的法律制裁,文藝的惡俗化和拜金主義傾向才能得以堅決的遏止,假惡丑才能銷聲匿跡,我們才會有一個健康有序、公平發展的文化環境。只有達到風清氣正,人才能健康發展,社會才能健康穩定向上發展,否則,群眾不滿意,社會以及文化就會畸形發展,就會出現混亂的局面。在歷史上,凡是揚起清新風氣的時代,都是社會開明的時代。發揚清新文化是激濁揚清、倡導風清氣正,抵制、遏止歪風邪氣,是倡導清真、清正、清廉,求真務實、弘揚正氣、秉承公正、踐行清廉、剛柔相濟。
清新文化創始人、青年文化學者、本次活動的組織者張凡凡說:“清的風格占據了文藝中的核心地位,來源于儒、釋、道三種美學,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藝術精神。不‘清’無以新,不清除污垢就不能‘新’,不可能達到真正的清新。清新文化有效發揮文化‘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倡導人的健康而全面的發展,批判人的畸形化片面化,讓人們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凈化社會風氣,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穩定健康向上發展。清新文化將繼續貫徹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所傳達的精神,為文化事業、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領導、理論家、文學藝術家、學者們紛紛探討清新文化理論、評論清新藝術作品、研究并傳播清新文化理念,并以此為指導研究和創作文藝作品,這些都揚起了清新風尚、推動了清新文化的快速發展、揚起了清新的社會風氣、體現了清新文化的影響力和價值。大家一致認為本次活動是一次極具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