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件瓷器流拍 賣家起訴拍賣公司 經法院協調雙方達成調解拍賣公司退還賣家1萬元
器型端莊大方、美觀實用的7501系列瓷器,因其設計靈感源于毛主席生前最愛的花與翠竹,頗具時代特色,曾轟動一時。自上世紀80年代初同批該系列庫存瓷器流入民間后,就鮮聞它的消息。30年后,廣西王老先生一紙訴狀將其委托拍賣該系列瓷器的拍賣方上海真洋投資公司告上法庭,要求退還拍賣基礎費3萬元,最終在虹口區法院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真洋公司退還王老先生1萬元。
年近九旬的王老先生酷愛收集各地古玩、藝術品,幾十年來藏品已達千余件。在一次家人聚會結束后,王老先生萌生出了“賣掉一些寶物福濟子孫”的想法。于是經介紹,他找到在上海的拍賣中介公司真洋公司,委托該公司拍賣珍藏多年的7501系列瓷器共計150件。2013年4月,雙方通過快遞方式簽署了委托拍賣合同,此后王老先生向真洋公司轉賬3萬元作為拍賣基礎費。
為了讓瓷器能夠順利進入拍賣程序,王老先生詢問真洋公司是否要將150件7501系列瓷器運到香港用于拍攝制作圖冊并預展,真洋公司表示真品仍由王老先生保管,只要求其快遞一只瓷杯用于預展,哪怕不屬于該系列瓷器的都可以。王老先生覺得很蹊蹺,但真洋公司堅稱這是拍賣行規,不會影響正式的拍賣。王老先生將瓷器的真品圖錄和宣傳手冊連帶瓷杯1只寄給了真洋公司,由該公司制作“7501瓷”正式的圖錄冊。誰知,真洋公司制作的拍賣圖錄把拍品描述的“梅花”印成了“桃花”,而且圖錄制作粗糙。王老先生發現后立即要求真洋公司重新制作,但真洋公司卻表示距離拍賣時間已非常接近,無法重做。
根據合同的約定,真洋公司需要將瓷器送拍香港和大陸地區舉行的兩場國際性拍賣會。幾個月后,真洋公司電話通知王老先生香港拍賣會將在2013年8月底舉行,滿懷期待的王老先生最后卻等到了瓷器流拍的結果。王老先生多次聯系真洋公司何時舉行第二次大型拍賣會,真洋公司支支吾吾不給明確答復。王老先生一怒之下,提起了訴訟。
王老先生的代理律師認為,真洋公司拒絕將瓷器運至拍賣會現場,也不對瓷器預展,而且對拍品的描述錯誤荒謬。正因為真洋公司的不負責任和敷衍了事導致了瓷器的流拍,且真洋公司也沒有將第二次拍賣會的時間、地點、結果及時告知自己,未完全履行合同義務。
真洋公司則認為,對于圖錄上是“桃花”還是“梅花”的描述,他們是專門請專家看了瓷器本身的真品圖錄,專家指出所拍瓷器上是桃花,他們是按照這個權威認證來制作拍賣圖錄。另外,真洋公司已將王老先生提交的一件瓷器在今年年初送至北京拍賣會上展示,參加了第二次拍賣會,已經履行了合同義務,但王老先生對在北京拍賣這一點上并不滿意,要求在上海拍。瓷器流拍是受經濟形勢大環境、拍品定價、拍品品相綜合影響,與自己并無任何關系。對此真洋公司提供了兩場拍賣會的視頻、拍賣會圖錄冊等材料。
法官考慮到真洋公司已將拍品制成拍賣圖錄、送拍香港、北京兩地也產生了相應成本,而拍賣有流拍風險。法官一方面耐心地向真洋公司解釋王老先生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向王老先生家人說明,在與拍賣公司并沒完全談妥、講清楚約定的事項,沒有了解清楚拍賣的流程,不了解合同條款就倉促草率地簽合同,王老先生是有疏忽的,而且拍賣公司并非沒有對王老先生的拍品投入成本和精力,合同確實沒有強制要求必須在上海拍賣。最后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方案,真洋公司退還王老先生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