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鐘文 報道):從昨天(25日)晚上舉行的一年一度的《弘鈺博杯——中國民間文物最高榮譽獎》頒獎典禮上獲悉,研究成果獎成為今年頒獎典禮的最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度亮點,凸顯了主辦者——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在民間文物藝術品領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與追求。
昨天出爐的《弘鈺博杯——中國民間文物最高榮譽獎》研究成果獎的頒獎對象,包括兩部研究著作和兩篇研究論文。兩部研究著作是《中國畫道論》和《宋代鈞瓷工藝》。兩篇研究論文是《試論唐代貨幣》和《中國玉文化尋根》。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致辭
《中國畫道論》由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作者劉亞諫先生出身于陜西戶縣農民畫的故鄉。本身既是一位畫家,又兼具古玩收藏家與古玩經銷商兩種身份。正是這三種身份的綜合素質,使得《中國畫道論》受到了眾多專業美術工作者的首肯。著名美術評論家閆正親自為劉亞諫先生的《中國畫道論》作序,并多次親自出席《中國畫道論》的研討會。

研究成果獎頒獎
《宋代鈞瓷工藝》由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建偉先生來自鈞瓷的故鄉河南禹州。不僅是河南禹州眾多鈞瓷制作者的突出代表,不僅是宋代鈞瓷的著名收藏家,而且是禹州最具規模的民間鈞瓷博物館的館長。正是由于王建偉先生兼具了鈞瓷制作、鈞瓷收藏、鈞瓷研究三種身份,才使得他的主業——鈞瓷制作水平,達到了同行難以企及的高度。正因為此,北京大學李大樹教授才會為王建偉的《中國畫道論》親自作序。
《試論唐代貨幣》發表在《安徽錢幣》雜志上。作者宋崗梧先生來自安徽蚌阜,是古代錢幣的收藏家,是蚌阜古玩商會的會長,也是著名的古玩市場研究者和推動者。正是他多年來對古代錢幣收藏的孜孜追求實踐,對古玩商會活動的積極參與實踐,對古玩市場發展的研究推動實踐,才使得他的錢幣研究論文受到了專業錢幣研究者和民間錢幣收藏者經營者多方人士的一致好評。

作品獎頒獎
《中國玉文化尋根》發表在《北京青年報》上,作者劉心亮先生多年來不僅潛心收藏古玉,在文房收藏方面也是大家。更為記者關注的是,劉心亮先生還是一位科班出身的畫家、古玩刊物的編輯工作者、古玩市場的活動家和教育家,至今仍然是《中國藝術市場》的總編輯,中國古玩研究院的副院長,和廈門大學的客座教授。正是由于劉心亮先生的多種藝術經歷與多方面的藝術實踐,他的古玉研究論文受到了高等學府、古玩市場、研究機構等眾多領域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興趣。
據記者現場了解,在頒發了上述的研究成果獎之后,《弘鈺博杯——中國民間文物最高榮譽獎》還順序頒發了《活動獎》、《市場獎》和《藏品獎》、《作品獎》。

頒獎現場
《活動獎》的頒發對象是《中國錦州古玩文化節》、《上海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和《鄭州古玩城花園茶城開業典禮》。
《市場獎》的頒發對象是《天津沈陽道古物市場》。
《藏品獎》的頒獎對象是《西周碶可刻甲骨文麋鹿角》。
《作品獎》的頒獎對象是夏洪林的紫砂壺《天地方圓》、吳文康的緙絲《十八羅漢》、鄭峰的青瓷《美人醉》、張鐵安的木雕《五子喜象》和鄔濤的古典家具《降香黃檀劍腿供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