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的倡導,增進中美兩國人民情感交流,持續為中美關系的發展注入活力,中國攝影家協會攜手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和包商銀行,即將于2016年4月15日至4月27日在中國美術館一層展廳舉辦“保羅•卡普尼格羅直接攝影原作展”。屆時,這位攝影史上的傳奇大師將親臨現場,與中國攝影人一同見證“直接攝影”在新時代的發展與繁榮!

保羅•卡普尼格羅
“直接攝影”最后一位大師,攝影史的“活化石”
說起保羅•卡普尼格羅,很多人也許會覺得陌生,但熟悉攝影史的朋友應該都對“直接攝影”有很深的印象。上個世紀初,斯蒂格利茨創立了攝影分離派,并且通過“直接攝影”的方式對當時流行的畫意攝影進行了顛覆與反擊。在這一思潮的影響下,當時的攝影史上誕生了一批“直接攝影”流派攝像師,他們反對用剪貼或者其他手法將照片弄得模模糊糊,而是希望通過真實的照片完美再現被拍攝物體本身的魅力。這一流派對攝影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轉折意義,同時也造就了包括亞當斯、韋斯頓等在內的眾多世界大師,而保羅·卡普尼格羅則是他們之中極具個性和代表性的一位。在他之后,“直接攝影”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沒落,而是與后現代主義和當代攝影互相融合,產生出了新的變體,從這一點上來看,保羅·卡普尼格羅是攝影史上的一個節點性人物,通過對他和他作品的了解,可以完整而充分的理清“直接攝影”的發展脈絡。現年已經84歲高齡的保羅·卡普尼格羅是“直接攝影”流派唯一在世的大師,將其譽為攝影史上的“活化石”毫不為過。

保羅•卡普尼格羅攝影作品
保羅•卡普尼格羅師從米諾•懷特,后者不僅將他引入了“直接攝影”的領域,更于1958年支持他在紐約州的伊斯曼博物館里舉辦了題為“置身其中”的個人作品展。此外,安塞爾•亞當、伊莫金•坎寧安、多蘿西婭•蘭格和奧利弗•加利亞尼等著名攝影師也曾經在不同階段對保羅進行過指導與幫助。因此,保羅一直認為自己的學習經歷非常順利,“我甚至都不用通過大學或中學的課程學習攝影,我直接就找到大師們去學習。我和西海岸所有最棒的攝影師會面了,這就是我的攝影教育。”也正是在多位攝影大師的言傳身教之下,保羅采眾家之長,并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中去,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個人特色。成名后的保羅•卡普尼格羅先后在美國和世界各地舉辦過自己的攝影作品展,并且多次獲得古根海姆美術館的獎學金,而他的許多作品也已經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喬治• 伊士曼國際攝影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等世界著名博物館收藏。

保羅•卡普尼格羅攝影作品
大師首次攜原作來華,機會難得
據悉,在即將于4月15號開始的攝影原作展中,保羅•卡普尼格羅本人將攜自己的100幅攝影原作首次來華與中國的攝影師見面,并舉辦專場講座和論壇。能近距離與大師接觸,親睹“直接攝影”原作的魅力,對于眾多的攝影人來說,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通過這次展覽不僅可以讓中國的攝影愛好者加深對“直接攝影”的認識,更能幫助他們在與大師的交流中快速成長,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擴大中國攝影作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搭建藝術橋梁,加深中美文化交流
據中國攝影家協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聯合多個組織單位舉辦本屆保羅•卡普尼格羅直接攝影原作展,是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在不斷引進西方文化的同時,堅持努力創新,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促進中國文藝的發展和繁榮。

保羅•卡普尼格羅攝影作品
作為本次攝影原作展的協辦單位,包商銀行正在習近平總書記“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的倡導下,著力打造“包商銀行——中美文化交流季活動”,旨在通過搭建文化溝通的橋梁,促進中美兩國文化認同,增進兩國人民情感交流,持續為中美關系的發展注入新活力。而本次攝影原作展,正是他們一系列活動中的重頭戲,有望在加強中美文化交流的同時,喚起全社會對于攝影文化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