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2016年4月24日下午三點,作為“肖峰、宋韌藝術館”開館首展“歲月履痕,報效桑梓——肖峰、宋韌藝術展”在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的萬福大橋東塔二層拉開帷幕。舉辦這次展覽也是揚州市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之后的又一大措舉。
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揚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精選了肖峰、宋韌這兩位老一代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教育家數十年藝術生涯中的經典作品。從戰火紛飛到和平年代;從祖國山河到異域風采;從革命先烈到好友名家,展覽將兩位藝術家半個世紀以來各個時期的不同類型代表作品集中呈現在觀眾面前。
揚州是肖鋒的故鄉,為發展家鄉的文化事業,二老慷慨無私地將他們的部分作品,包括珍藏的俄羅斯藝術藏品、名人字畫及文物古董等近200件珍品捐獻給故鄉。配合展出的還有“中國美術學院與揚州的藝術情緣”專欄,介紹自建國以來中國美院多位與揚州息息相關的藝術大家。

“歲月履痕,報效桑梓——肖峰、宋韌藝術展”開幕現場,少先隊員給兩位老藝術家獻花

開幕現場


展覽現場
肖峰、宋韌是成長于革命戰爭時期的藝術家,偉大而壯闊的革命歷程,為新中國奮斗的戰士英雄,哺育他們成長的解放區父老鄉親,都是他們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他們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革命歷史畫,這些真切而生動的歷史畫卷,既是他們對自己革命歷史足跡的形象記錄,也是他們藝術激情的由衷展現。
耄耋之年再次回到故鄉,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對肖峰、宋韌二老來說也是一段溫情的琴瑟之鳴。就像宋韌在畫冊中所述:“瘦西湖的垂柳,大明寺的鐘聲,所有關于揚州的傳說,都如同隋煬帝的一場春夢,不管瓊花是否真的在人間存在,命中注定與肖鋒的相遇,決定了我與這座城市的緣分。”
開幕現場
4月23日下午三點,六十多位各界領導與藝術名流及數百名觀眾共同出席了展覽開幕式:主要嘉賓有浙江省委原常委、省軍區原政委馬以芝,浙江政協原副主席張蔚文,江蘇省人大原副主任丁解民,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原院長馮健親,中共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揚州市副市長董玉海,浙江濱江建設集團董事長周虞康,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長潘公凱,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高士明,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中國美術學院原副院長孟云生,遼寧省美協主席宋雨桂,浙江省文聯副主席馬鋒輝,原浙江美術學院院長莫樸之子、著名畫家莫大林,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法家王冬齡,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藝評家邵亦楊,以及肖峰、宋韌的家人肖魯、肖戈和喬納斯·斯坦普(Jonas Stampe)等。開幕式由中共揚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鍇竑主持,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等發來親筆賀信,祝賀肖峰、宋韌展覽成功。

開幕式由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鍇竑主持

開幕現場,揚州市副市長董玉海代表揚州市政府致歡迎辭

開幕現場,主辦方代、中國美術學院許江院長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在展覽開幕上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他將二老的藝術成就濃縮為“三情”,他說道:“肖峰、宋韌老師的藝術人生是一本書,激情、深情、豪情貫穿其中,與半個多世紀、尤其是共和國革命藝術的發展歷程有關;與一代人的藝術生涯的現實與理想有關;與民族獨立振興、文化融合自強的漫漫長途的梳理和反省有關。他們將革命人生的精神貫穿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將自己的藝術創造涵融在時代革命的大潮之中。肖峰在擔任中國美院院長的十三年間,更是對美院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史無前例地開拓學院發展的思路,最早提出多渠道辦學的思想,廣泛吸引人才,加強學術建設,營造學院多層次辦學格局。肖峰以他開拓者的膽識、出色的組織與領導才能,創造了改革開放時期中國美術學院迅速發展的新局面。”

開幕現場,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藝術家肖峰發言
肖峰在開幕致辭中說到:“我們以文藝為武器,為人民服務,為革命戰爭與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建國后,組織上送我們到高等院校深造,派我們到蘇聯留學,所有這一切都是黨的培養和獎項父老的厚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為家鄉文化建設,盡點微薄之力是理所當然和義不容辭的”。最后,肖峰引用了一篇詩文表達自己的此次報效鄉梓的激動之情:故鄉/我的母親/是你的乳汁哺育了我/你慈祥的手扶我成長/哪怕天涯海角/你的恩情永不忘/我愛你母親/我愛你故鄉。
在開幕式的第二個環節中,肖峰與揚州市副市長董玉海、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黨工委主任勾鳳誠共同簽署捐贈協議,并為捐贈作品揭幕。肖峰捐贈了他和宋韌于1977年共同創作的革命歷史經典油畫《乘勝前進》,董玉海副市長代表市政府接受捐贈并頒發收藏證書。接著又舉行了肖峰向揚州市贈書的儀式,肖峰向揚州市圖書館朱軍館長贈送畫冊、書籍等,圖書館回贈收藏證書。

展覽現場,肖峰、宋韌夫婦與馮遠等參觀展覽
開幕式結束后,大家共同參觀展覽,之后還舉行了“時代與生命的贊歌——肖峰宋韌藝術研討會”,會議由邵大箴和陳永怡主持。

“時代與生命的贊歌——肖峰宋韌藝術研討會”研討會現場
藝術家簡介
肖峰
肖峰出生于揚州江都縣,他與夫人宋韌,同為中國美術學院資深教授,被藝術界稱為“我黨培養的紅色藝術家”,二老也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藝術家。在民族存亡之際,他們從“無知村童”成長為文藝戰士。1944年12歲的肖鋒參加了新安旅行團,隨軍轉戰,行程五萬里、碾轉十八省,以文藝為武器戰斗在大后方和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始了革命生涯。此時的宋韌亦開始在烽火中接受文藝的洗禮。1983—1996年,肖鋒任中國美術學院第十任院長。在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13年中,他繼承了從林風眠到潘天壽的辦學思想,在新時期又有新發展,為中國美院的改革與發展,為我國藝術事業作出了可貴貢獻。
肖峰愛用灰色調子,這不僅是因為他受過俄國油畫的影響,也不僅是因為他個人的色彩喜好,而且還是為了適應主題的需要。灰色調子營造的和諧氣氛適合他畫面上含蓄的藝術處理的需要。(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語)
宋韌原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是當時油畫系唯一的女教師。與肖峰結婚后,調至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教,與肖峰攜手風雨,相知一生。范迪安曾這樣評論宋韌的作品:“我覺得宋韌先生的作品跟肖峰先生作品不同的地方在于,如果說肖先生更加抒情的話,那么宋先生剛硬,所以她的肖像在人物的塑造上,在造型的構成上更加急迫,更加具有雕塑感,更加具有一種人格的集中塑造的語言。”
肖峰、宋韌滿懷著革命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情懷投身于20世紀現實主義美術的洪流。在革命硝煙中成長的藝術,更使他們深切體會到藝術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生活的深義。做為中國現代美術史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的作品反映了20世紀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個側面,對20世紀的中國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有著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全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曾說:“肖峰、宋韌是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老一輩藝術家,作為革命文藝戰士,他們以滿腔的熱槍投身革命。在戰火中成長,面向斗爭生活,在嚴酷的戰爭年代,無私奉獻,哪怕是獻出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這種犧牲精神和切身的經歷與感受,因而他們的作品有血有肉。今天我們要學習他們那種對藝術真誠、摯著的奉獻精神。發揚革命現實主義的傳統,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他們的人品與藝術是我們年青一代的榜樣。”
藝術館簡介
“肖峰&宋韌藝術館”將突破傳統單一展館模式,兼具中外藝術展覽交流、高端藝術人才培養、大眾藝術普及教育、藝術鑒賞品評、學術交流與研究等多種功能。美術館共占地2900平方米,空間規劃合理,分類明確,設計有:館藏展區、學術交流區、藝術沙龍區、工作室區、教育培訓區、圖書資料室區等功能空間。力求將其打造成揚州具有代表性的結構合理、功能齊備、效果突出的文化藝術發展中心。
對揚州的文化建設來說,“肖峰&宋韌藝術館”的落成將成為揚州的文化標桿。肖峰擔任美院院長13年,浙江省美協主席18年以及全國美協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十余年間,在美術界具有很大的威望。藝術館的建成,使具有深厚書畫傳統的揚州有了推進文化建設更上一層樓的名家與旗幟。
同時藝術館也將承擔學術研究、公共文化服務、對外交流的功能。除展示兩位畫家的優秀藝術成果外,更多的是整理、研究他們的從藝經歷和創作理念,讓從硝煙中走來的、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的藝術成就扎根家鄉。藝術館也將策劃舉辦其他高水平藝術交流展,提升揚州整體藝術氛圍。將其將打造為直接服務于市民的文化藝術陣地,成為揚州市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藝術館建成后,將聯合中國美術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中國國際茶文化書畫院”、“上合組織西湖國際美術家聯誼會”等文化藝術社團,致力于開展國際國內的藝術推廣和交流,促進揚州當地文化藝術與世界的交流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