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10年度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派遣儀式”在國家會議中心大宴會廳C廳隆重舉行。崔曉冬、李節平、高揚、邵亦楊、吳嘯雷、張敢、王冠軍、白展望、鄧柯、王云10名美術工作者從眾多申請人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研修資助資格。馮遠、劉大為、吳長江、劉健、曾成鋼、陶勤出席儀式并向研修人員頒發了派遣證書。
“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是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于去年啟動的一項面向國內中青年美術家的對外交流研修項目,即由中國美協牽頭,通過國家政財支持,經過嚴密的評選程序,選派國內若干名中青年美術家前往國外進行學習研究。這是國家首次針對美術家的專項資助留學項目,對中國美術界來說實為大幸事,這意味著中國的年輕美術家們從此有了一條通往世界的綠色通道。
吳長江介紹說,海外研修工程的開展,是由國家所處的時代背景決定的,當今文化軟實力在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但今天中國美術的“國家形象”與中國目前的經濟繁榮、政治民主、社會和諧、民族崛起的國際形象和地位還存在一定差距,中國美術的整體藝術表現同國際最高水準尚難比肩,眾多學術難題還未破解,創新發展任重道遠。黨和國家充分認識到這一現實,近來對于文化建設一系列的重要論述和戰略部署,將其提升至前所未有的行動高度。而中青年美術家作為中國美術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始終承載著全社會的文化期許與藝術擔當。為此,中國美術家協會憑借卓越的戰略眼光和得天獨厚的專業資源,于幾年前就實施了“中國青年美術家隊伍調研”這一意義重大的社會學工程,并獲得了十分珍貴的研究成果和結論,這也為今天推動研修工程進行了積極的理論準備和實踐鋪墊。中國美術界已清晰地認識到,只有對現今世界美術發展動向有了深刻把握,才能對研究解決當下中國美術在全球化語境中面臨的困境和難題有所憑鑒,才能使中國美術被世界所了解并擁有相應的話語權。通過海外研修,使有才華、有才能、有發展的美術家走出國門,這對培養出一支德藝雙馨并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當代中青年美術家隊伍,對中國美術發展,都是具有深遠戰略意義的關鍵一步。
談起首批海外研修工程,吳長江十分感慨,去年項目起始之初,在沒有任何經驗和成熟模式可以依憑的條件下,中國美術家協會勇敢地邁開了探索性的一步。中國美協積極同外交部、財政部、中國文聯、國內各大美術院校和學術機構聯絡溝通、協同配合,在征集、評選、外派等各個環節都務求嚴謹、科學、高效,最終促成了8位研修人員的海外求學之行,同時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項目運行制度和規范,在美術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贏得了廣泛的好評。今后,中國美協力爭將海外研修工程打造為協會的常設項目和品牌活動,為美術界源源不斷地輸送和培養優質的中青年美術家,共同鑄就中國美術的美好未來。
這次派遣儀式的舉行恰逢第四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開幕之際,這勢必為海外研修營造出了更為廣闊的國際影響和展示平臺。為此,著名雕塑家李象群應中國美協海外研修工程項目組之邀,特地為派遣儀式設計制作了雕塑《翔》。作品形態為優美的女性形象手執中國傳統風箏,寓意年輕的美術家們無論在何時何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心中都和祖國美術事業的發展緊緊相連,在歸國后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