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鐘文 報道):2016年9月9日,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端峰會專題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中傳國際交流中心舉行。本次專題論壇以“文化+時代: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為主題,來自政府的領導嘉賓、全國各高校的文化產業學者、藝術研究機構的專家和權威期刊的主編近200人匯聚中國傳媒大學,共同探討國家創新背景下尋找經濟新動力,發現新市場機遇的戰略路徑。

9月9日上午,峰會專題論壇主旨發言環節由深圳大學副校長、創業學院院長、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李鳳亮主持。

首先,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袁軍致歡迎辭。他回顧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端峰會從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30人論壇”到2011年開始納入北京CBD國際商務節并作為商務節重要學術活動,并成為國家改革發展的重要智庫的發展歷程。他指出,文化是創新的精神基礎和動力之源,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標志。“文化+”時代,探討創新如何驅動經濟發展這一議題,是踐行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立足市場高端前端,推陳出新,使最新的文化創意從工廠走向市場,保持“文化+”的主動權、主導權和衍生力的命題,更是通過創新文化觀念、創新組織形態、創新內容形式、創新傳播平臺、創新技術手段、創新文化業態、創新管理方式,尋找未來中國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命題。他表示,實驗區建設全面提升了首都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水平,服務于北京市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促進了首都文化產業示范帶動水平的關鍵路徑,正是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典型實踐。
北京市朝陽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軍勝,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文化室主任朱兵,中國動漫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庹祖海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等嘉賓先后發言。

北京市朝陽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軍勝結合朝陽區近年來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實踐以及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建設情況,與參會嘉賓就文創園區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交流與探討。他詳細闡釋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和定位,以“四個模式”,重點發展“五大產業”,探索“六大創新”,率先建設“三區兩中心”。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文化室主任朱兵從戰略層面分享了他對創新驅動戰略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他認為,應當將文化產業發展切實納入國家整個創新驅動戰略和政策之中,并以此來認識和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應當深入開展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整合現行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綜合統籌管理體制;應當加快文化產業促進法的歷程。

中國動漫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庹祖海以大型國有文化企業集團的視角,介紹了中國動漫集團業務板塊、業務模式,并就我國動漫產業和工藝、文創、旅游及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加快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提出了社會化的協作等方面作了戰略化的思考。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個迫切問題。他詳細分析了為何在當下提出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與經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得益彰;并闡述了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問題的主要表現以及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予以特殊關注的六大問題。
9月9日下午,會場設三個分論壇,來自全國文化產業研究領域的近四十名學者圍繞“文化創新的戰略路徑”“文化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及“文化創新與區域協同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9月9日晚上,作為峰會重要板塊化“經濟之夜·學術沙龍”如期舉行,來自三十余家權威期刊負責人與專家學者觀點交匯、思想碰撞,分享交流。
2016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端峰會聚焦“文化+時代: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這一主題,深入探討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后如何進行文化創新、文化創新如何與產業融合、如何協調區域發展等問題,將有助于促進文化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加快培育壯大實驗區新興產業步伐,推動文化企業的轉型升級,對我國的文化創新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指導意義。
2016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端峰會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指導和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的支持下,由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CBD商務節組委會共同主辦,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文化發展研究院、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企業信用促進會、北京市朝陽區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承辦。
附件一:參會嘉賓(排名不分先后):
朱 兵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文化室主任
庹祖海 中國動漫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劉軍勝 北京市朝陽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范 周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
祁述裕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賈磊磊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賈旭東 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鳳亮 深圳大學副校長、創業學院院長、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金元浦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劉士林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
李 炎 云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梅 松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
魏鵬舉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
卜希霆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副書記、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方英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教授
卜彥芳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
姚林青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系主任、教授
王雪野 中國傳媒大學商學院
魏曉陽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教授、文化部國家公共服務研究基地副主任
張春和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教授
高慧軍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
閆玉剛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附件二:“文化經濟之夜·學術沙龍”參會期刊負責人(排名不分先后)
李文閣《求是》雜志文化室主任
項江濤中國社會科學報》主任編輯
劉學俠《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副主編)
朱鴻軍《新聞與傳播研究》副主編)
劉 俊《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編輯
劉廣東《現代出版》編輯
劉小燕《國際新聞界》編輯部主任
陳富清《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編輯部主任
沈 聰《前線》主任編輯
陳國權《中國記者》值班主編
付國樂《科技與出版》編輯
俞武松《中國社會科學》編輯
王 琎《光明日報》理論部編輯
劉曙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
宋媛《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副編審
吳子林(《文學評論》副主編
李康化《中國文化產業評論》副主編
錢建民《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主編
雍文昴《藝術評論》編輯
周 志《裝飾》編輯部主任
李宏鋒《中國音樂學》副主編
李一茜《音樂研究》編輯
榮英濤《人民音樂》編輯
李林寶《人民日報》理論版主任編輯
林堅《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學報編審
王 蘋《科研管理》主編
郭周明《國際貿易》副總編
譚曉燕《國際商務》編審
孔 偉《教學與研究》編審
楊柳青《中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主任
曹紅霞《中國產經新聞》產經中心主任
賈 偉《經濟師》主編
趙英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編輯部主任
靳麗萍《財經》執行主編
劉逸帆《社會治理》副社長兼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