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11月24日,適逢西方傳統節日——感恩節,此刻在北京東郊草場地藝術區261號院,藝術家劉吉錫個展“瀈彩具象”如期開幕。本次展覽由北京朝堂藝術品中心主辦,太太的客廳協辦,著名美術史論家曹星原任學術主持,共展出藝術家劉吉錫二十余件繪畫作品。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曹星原致辭
本次展出地草場地261號院太太的客廳毗鄰國際知名畫廊香格納,與常規美術館、畫廊的白盒子相比,此次展覽更像一次私人沙龍品鑒。置身于太太的客廳,這些半露的門廊、隨處可見的綠植、歐式古典家具……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鼻而來,在這里繪畫與建筑空間本身也許可以被視為時間的一種濃縮形式。

藝術家張謐詮致辭
“我一直思考視覺與繪畫之間的關系。作為院校畢業的繪畫者,在長時間的繪畫中對所學的繪畫技巧和技能有時也可能變成了束縛,甚至影響對藝術的審美,所以在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我對于繪畫和視覺之間關系的把握。”這是劉吉錫對自己的評價。藝術家劉吉錫1987年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此后他并沒有立即走上職業藝術家之路,而是一路向南在深圳某知名設計公司從事室內設計,“回首往昔,曾經的少年,那時還在少年宮畫石膏像,第一次看到米開朗基羅畫冊時的興奮,并心生一生要畫畫”,20多年后,最終還是回到了少時的想法。自2006年移居宋莊從事自由藝術創作,劉吉錫算是宋莊藝術區的老資格了,然而因極少做展覽,他的作品在不論是在互聯網還是現實中都難覓其蹤,劉吉錫在自述中曾這樣寫到“對于畫畫,我認為自己可以堅持下去,就是覺得這件事還可以干,自己喜歡也自由。對于個人藝術和中國文化的思考,每個藝術家都在找尋自己位置,我的畫更想有自己精神的存在。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在自己的畫面外流浪,涂滿色彩的畫布怎樣感動自己和感動別人?也許這是人類精神家園和哲學的思考,一幅畫只是一幅畫,它沒有人們賦予它的那么大的力量,只是愉悅我們的視覺和精神的自慰。”回眸轟轟烈烈的當代藝術,來到宋莊,切身感受到的不僅是藝術家們對藝術對的追求,他們的熱情,還有他們的酒后爭吵,他們的苦苦掙扎……

藝術家劉吉錫致辭
繪畫之于藝術家而言,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試圖將個人經驗和思考轉化成某種原型的東西,但仍要保持其特別的顏色和味道,即它們的個人性。“我認為一幅好畫,是對某一個思考和視覺影像演變成畫面個人風格直覺的轉化。而這個畫面轉化就是我對畫面的理解,它是我精神和審美的綜合體。”劉吉錫在總結其創作風格時如是說道。此次展覽也是對劉吉錫近年來藝術創作的一次小范圍回顧,意在引導觀者跟隨藝術家的步伐在語言法度與創作自由的個體把握中體悟架上繪畫的當代精神。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2月24日。

嘉賓合影(左起:藝術家張謐詮、學術主持曹星原、藝術家劉吉錫、草場地261號院主人李曉強)

媒體采訪藝術家劉吉錫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