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暨全國畫院工作會議、畫院論壇理論研討會于2月26日上午10點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其中,展覽的特邀部分安排在在民國時期的美術陳列館展出,全國畫院征選作品則放在新館展出。與展覽同時舉行的還有下午分別在南京圖書館負一樓學術報告廳進行的全國畫院工作座談會及在江蘇省美術館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辦的畫院論壇理論研討會。
展覽海報
江蘇省美協主席周京新主持開幕式
“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是展示畫院系統創作研究成果的重要展覽。它的前身是“全國畫院雙年展”,此前已連續舉辦了四屆,對加強全國畫院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創作繁榮起到很大作用。展覽曾并入“中國藝術節”,隨著畫院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畫院的創作研究逐漸顯示出其特殊性,從本屆展覽開始在延續此前屆別的基礎上,恢復每兩年一次,以獨立展覽形式舉辦,由中國國家畫院分別與各省、市、自治區文化廳共同主辦的展覽機制。本屆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司支持,中國國家畫院、江蘇省文化廳主辦,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交流部承辦。
江蘇省文化廳廳長徐耀新致詞
畫院體制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是發展當代中國美術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自十八大以來,全國畫院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深化內部機制改革,狠抓行業作風建設,以創作研究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產生了大量優秀的美術作品。本次展覽旨在加強全國畫院間的相互交流,深化創作研究,充分展示全國畫院美術創作研究成果,發揮畫院系統在全國美術創作研究中的示范導向作用,促進中國美術的進步與繁榮。
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致詞
“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主題為絲路情懷與現實理想。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外商業貿易之路,也是政治文化交流之路。延綿千年,橫跨亞、非、歐的古代絲綢之路不僅助推了中外商貿與文化交流的繁榮,更是中華文化大觀照、大智慧、大運作的精神與實踐活動,是中華文化包容與開放的智慧結晶。由絲路精神與智慧折射出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中華大美觀念和擁抱人類、擁抱自然,不斷開拓與超越生命本體的理想境界,正是中華藝術不絕的精神動力。當代中國社會進步,藝術繁榮。由絲路精神延展出的海納百川、廣收博取的藝術姿態和人與天合、人與人和的自由境界,不僅閃耀著中華文化的智慧之光,同時也助燃著當代中國藝術復興的理想之火。以現實為題,以人生為題,以多元的視角和多樣的藝術語言解讀當代、抒寫情懷、暢誦理想,應該是我們的創作方向,更是當代中國藝術的永恒課題。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致詞
本屆展覽作品分為特邀和征選兩部分。特邀作品由組委會以特邀的形式,邀請全國畫院系統65歲以上的具有重要影響力與藝術成就的國畫、書法篆刻、油畫、版畫、雕塑藝術家,及本次展覽的顧問和評審委員、港澳臺地區藝術家的145件作品入展。征選作品由全國市級以上公立畫院選送的1238作品中,評選出305件參展作品,其中中國畫186件、書法篆刻26件、油畫42件、版畫29件、雕塑22件。展出作品較好的代表了全國畫院系統的骨干創作力量的整體實力,顯示了畫院系統自身建設成就,展示了專業創作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體現了畫院系統藝術家堅持正確的文化方向,堅持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以藝術自身規律為重要追求的共識。
開幕式現場
此展是一個全國畫院系統展示成果、促進交流、激勵創作的契機,全國畫院系統將以習總書記在第十次文代會上的講話為指導,謹記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展現時代風貌、反映人民呼聲、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展覽現場
在下午舉行的全國畫院工作會議及畫院論壇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畫院系統的與會領導嘉賓及理論家們又進一步就各自畫院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與對應方案、應對措施,新中國畫院的發展及其歷史地位與作用、當代中國畫院的必然使命、畫院的時代定位與功能、畫院體制與重大題材美術創作、畫院與一帶一路美術創作工程、畫院在全球化格局中的歷史擔當等議題進行了熱烈有效的交流與討論。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