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報業集團成立15周年之際,國畫大家、沖墨畫派創始人李長文于9月19日將耗時數月專門創作的一副1.8×4.4米的巨作《高歌》,無償捐贈給深圳報業集團。
捐贈儀式9月19日在深圳特區報業大廈舉行,李長文接受讀創記者采訪表示,曾在深圳商報社工作的經歷是他人生及藝術道路上的關鍵一步,為自己積累了藝術創作的素材,也開闊了藝術視野。這幅畫作寄托了他對深圳報業集團事業發展的寄望和美好祝福。

李長文作品《高歌》
深圳商報走出的國畫大家
李長文,字筆莊,號金相堂主,1958年出生于河南溫縣,成長于牡丹之鄉的山東菏澤,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燕京書畫院終生高級院士,新加坡神州藝術學院高級顧問。曾歷任深圳市三、四、五屆青聯委員。他師承中國國畫藝術大師李苦禪,書法家董壽平、書畫家盧光照和王琦等畫家。
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周斌主持捐贈儀式時介紹說:“此次捐贈給深圳報業集團的作品《高歌》,是李長文先生有感于集團成立15周年,凝心聚力,潛心月余,專門創作的一幅書畫巨制。他在1993年調入深圳商報社擔任美術編輯,工作期間從來沒有停止過藝術創作和藝術探索,并用中國畫的形式繪制了大量刊頭。”
據李長文講述,深圳商報的工作經歷對他很重要,在此期間積累了藝術創作的素材,也開闊了藝術視野。他回憶用中國畫繪制刊頭時說:“因為每一期要換,經常一次畫上十幾幅,供見報時采用。為了創作和工作的需要,那時用稿費購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每到節假日,騎著摩托到處寫生,幾年間跑遍了當時特區內外每個角落,畫了大量的寫生速寫稿,為自己日后的中國畫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他感激深圳,感激《深圳商報》,“沒有這段時間的工作和藝術探索,就沒有現在的藝術成就”。

李長文介紹《高歌》創作靈感和過程
以十全十美之意表達寄望和祝福
捐贈儀式上,李長文站在展開的巨幅畫作前介紹說:“15株牡丹寓意深圳報業集團15年的光輝歷程,大紅牡丹寓意鴻運當頭,蘭花是高潔、愛國的象征,畫中雄雞是吉祥的象征,此外今年還是雞年。選取的10個題材,表達十全十美之意,祝愿集團奔向美好未來。”

深圳報業集團總編輯宣柱錫(左)向李長文頒發捐贈證書
深圳報業集團總編輯宣柱錫表示:李長文捐贈的《高歌》巨作,色彩飽滿,燦爛輝煌,作品以中國畫的筆墨神韻為主調,將肆意粗獷的線條和濃艷熱烈的色彩并置在一起,用筆蒼勁有力,著墨明麗雅致,立意高遠,喜氣吉祥。牡丹、雄雞、青松、翠竹、紅梅等元素,每一個都很有講究。這些多種多樣的題材象征深圳報業集團多元化發展,以及欣欣向榮的景象。
宣柱錫說:“李長文多年來執著于繪畫事業,經過努力創始沖墨畫派,被藝術界所認可,可以想象創作之路坎坷艱辛。作為老員工,李長文先生捐贈這幅巨作,寄托了畫家對深圳報業集團事業發展的深情祝福,也希望集團接下來的改革轉型和融合發展,守正出新,砥礪前行,一路高歌。”
據了解,198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四十周年,李長文與王子武等多位深圳知名畫家曾共同創作巨幅國畫,被深圳特區報社收藏。

捐贈儀式合影
沖墨畫派創始人形成獨特藝術語言
李長文在國內享有盛名,擅畫牡丹及荷花,1994年始創沖墨畫派。專家稱,這是一種以中國畫的筆墨神韻為主調,以西化色彩為副襯的超越民族地域的新中國畫畫風,它將神奇的筆路肌理、深沉與朦朧的墨彩、粗獷的筆觸和強烈的墨色震撼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標志著新中國畫畫風的誕生。
據了解,李長文曾在菏澤、濟南、鄭州、惠州、深圳、香港、北京等多地舉辦個人畫展。近20年來,他的作品頻頻獲獎:花鳥畫《新雨》曾獲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50周年研討會一等獎,《潑墨荷花》獲世界華人藝術大展特別金獎,《朝酣》獲世界和平教育者畫展金獎,《幾聲高鳴染秋光》獲得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等二十多項大獎。李長文說,他的這些獲獎作品都與沖墨畫法有關。此外,多幅作品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深圳博物館以及泰國、日本、墨西哥、德國等國的眾多單位和藏家收藏。(來源:讀創記者 劉娥/文 韓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