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韓水墨藝術交流展于2010年11月19日下午3點在關山月美術館隆重開幕。今屆的“中韓水墨藝術交流展”以“文人意趣”為題,旨在重新認識傳統藝術的精神,強調水墨畫藝術的“人文”底蘊。
本次展覽由27位中國藝術家和23名韓國藝術家共同探討并完成“文人意趣”這個主題,大部分韓國的藝術家都是很有希望很年輕的藝術家,與老一輩的藝術家,書生相比,詩和毛筆的使用非常有限,但現今和老一輩藝術家處在不同的時代與不同的觀念影響下所產生的詩,書,畫,意也是值得人們去摸索和研究。
中韓兩國的文化淵源自古悠久,其中文人畫傳統更是兩國人民共同珍惜的寶貴傳統,如毅齋許百煉先生所繼承的正是具有韓國文人畫傳統的南宗畫,因而此次展覽以“文人意趣”為主題,相信此主題將更能喚起兩地藝術家對文化價值的共同認同,以期達到更深層次的交流。
從7世紀的唐代開始直到今日,東方的水墨畫藝術發展雖呈多樣化的趨向,然作為主流的文人畫傳統卻構成了古代美術傳統的核心并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傳統文人畫以其獨到的創作思想、創作方法、風格特征等自由地表達藝術家豐富寬廣的精神世界,可謂充滿了亞洲民族情感和智慧的深層內涵,映照了人文藝術的精神境界,成為東方繪畫的典范。
時至今日,關注傳統畫學日漸成為大家的共識,尤其是20世紀的80年代以來,宏揚其歷史價值、人文價值、藝術價值是當今美術界方興未艾的時代課題,因而中韓兩國雖有共同的文化淵源,但兩地藝術家處于不同的社會文化情境,對文人繪畫的現代闡述有著不同角度的理解,這將會使我們的交流和思考益顯新鮮生動,不僅增添學術趣味且開拓學術視角,也將雙方的思想交流引向更加廣闊的領域,這正是我們兩館兩地所希望的交流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