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0歲的老人
從74歲才開始學習書畫
16年筆耕不輟
今天她帶著她的書畫作品來到了永祚寺雙塔之下
向世人展出了她的作品
也展示了她的故事
……
人呢,做什么事情都不晚
只要你想做

年年重陽,今又重陽。10月28日,太原市雙塔寺文管所為市民帶來了一次別致的書畫展覽,這次展覽的所有作品都出自一個90歲的老人之手。她就是王興文女士。而讓所有參觀者為之贊嘆的是,老人從74歲的古稀之年才開始學習書畫,16載春秋竟然風雨無阻,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本是太原鐵路分局一名退休的普通職工,如今已經90歲高齡,仍然筆耕不輟。這次展出她的數十幅作品,無不展現了其濃厚的藝術情懷。
展覽時間:2017年10月28日—11月6日
展覽地點:太原市永祚寺展廳
展覽現場










展覽采訪

展覽作者:王興文老人

山西詩詞學會會員 郝金樑
七律 丁酉重陽節雙塔寺觀王興文老人書畫作品展有賀
菊伴秋風古寺廊,
猶聞此地寶深藏。
誰疑翰墨憑勤奮?
客賞丹青贊晚香。
竹挺迎風尋鄭燮,
蝦游戲水問齊璜。
回言塔老人難老,
正好桑榆笑夕陽。
晉北郝金樑詩一首
丁酉重陽節永祚寺

太鐵老年書畫協會會長 張光玉
九秩老人王興文,
酷愛書畫樂人生。
筆耕不輟寫春秋,
永祚寺里留美銘。
——張光玉

書畫作品展示




九九重陽節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寫在九九重陽------給我的母親 家有老母,壽至鮐背。 七十有四,始學書畫。 老年大學,歲齡居首。 一十六載,風雨無阻。 持筆弄墨,未曾懈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自喻笨鳥,理當先飛。 課業專心,作業準時。 勤耕不綴,絲絲入微。 閱古覽今,賞研名作。 深悟水墨,感慨漏痕。 毫分五色,筆開多皴。 枯潤章法,物象形神。 細心品味,領悟于心。 真草隸篆,臨帖習作。 山水花鳥,細細琢磨。 梅蘭竹菊,勾描潑墨。 堆錦布貼,潛心巧做。 皆因年邁,采風不能。 經典佳作,案頭揣摩。 白紙鋪案,筆墨真情。 亭亭玉竹,巍巍山峰。 國色牡丹,虬髯老松。 諸多題材,尤愛寫竹。 嘆竹筆直,虛心骨健。 錚錚筋骨,不畏秋冬。 入畫唯美,意在畫中。 學校老師,學友親朋。 鼓勵呵護,自信倍增。 廢寢忘食,苦樂其中。 日積月累,終獲小成。 大家項背,雖不能及。 學無止境,自笑秋風。 敬時愛日,老而好學。 老有所為,非老不休。 非病不息,非死不舍。 此乃精神,智者追求。
(作者系王興文老人的長子:李植東先生)
永祚寺俗稱雙塔寺,位于太原市迎澤區郝莊鎮,占地130余畝,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重要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