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產業司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聯合主辦的“文化產業專項債券及產業基金融資對接交流活動”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首批文化產業專項債券及基金項目成功簽約。

對接交流活動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園香/攝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5.5萬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9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名義增長,未扣除價格因素),增速提高3.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文化企業營收總體在不斷增長,但受企業固定資產有限,金融機構對創意、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難評估等多種因素影響,文化企業融資一直比較困難。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本次對接交流活動現場了解到,2017年至2018年4月,市場共發行債券6187支,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共發行40支,占比較少,為0.65%。
為緩解文化企業發債難境遇,國家發改委2017年8月下發的《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首次對“文化產業專項債券”做了具體安排。為落實《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中關于“支持企業發行文化產業專項債券等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的要求,發揮企業債券和產業基金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融資促進作用,提高文化企業融資能力,文旅部文化產業司于今年3月份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文化產業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影視局文化產業處、各計劃單列市文化局文化產業處下發通知,征集篩選優質文化項目參與“文化產業專項債券及產業基金融資對接交流活動”,并在深圳、北京、杭州、哈爾濱、貴陽成功舉辦五場項目預選活動。
此次“文化產業專項債券及產業基金融資對接交流”終場活動,共從全國各地文化部門推薦的文化企業和項目中,選出5家文化產業專項債項目和8家文化產業基金項目,作為首批文化產業專項債發債企業(項目)和產業基金融資對接企業(項目)進行集中展示和融資對接交流。
活動現場,文旅部文化產業司和發改委社會發展司為文化企業現場解讀國家最新的產業扶持政策和企業債券政策,并通過對文化產業專項債的發行審核流程、實操案例的深度解讀,為意向企業答疑解惑。

簽約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園香/攝
最終,西安曲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無錫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大地影院建設有限公司、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恒潤數字科技有限公司6家企業現場就文化產業專項債券與券商達成簽約意向;深圳市光合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聚能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奔騰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唯普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業通過產業基金融資意向簽約。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產業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司證券處、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相關負責人及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文化產業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影視局文化產業處、各計劃單列市文化局文化產業處的領導,知名券商、銀行及投資機構代表和企業代表約400人出席本次活動。
相關鏈接:
文化產業專項債券,主要用于新聞出版發行、廣播電視電影、文化藝術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文化產品生產項目,以及直接為文化產品生產服務的文化產業園區等項目。作為指定項目用途的專項債券,能夠為項目建設提供“點對點”融資支持。本質上專項債券仍為企業債券,是募集資金用于指定專項項目的企業債券,但發行條件較普通企業債券更為寬松,形式更加靈活,審核效率更高,針對性更強。無疑對擴大文化企業債券融資規模,緩解文化企業融資難題,示范效應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