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Eco-ART生態藝術大展頒獎禮暨優秀作品落地《另辟物徑》大展
每年的畢業季,都會讓很多人思考一個問題:未來,我們將要面對的世界。
而在去年舉辦的2019Eco-ART生態藝術大展,則給了很多初入社會的學子一個尋找答案,表達想法的平臺。
當人類行為從僅能影響周邊小范圍的生物能動因素,變成足以影響氣候模型、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地質能動因素時,必須采取新的角度認識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面對人類與生態環境如何互惠共生的這場"大考",我們交上了怎樣的答卷?
危機時代
我們用藝術的語言談論生態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突發但卻切實危及生命的疫情,讓很多人冷靜思考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義。主動隔離的乏味,讓不少人開始意識并感慨嘆健康與自由的可貴,也讓他們深刻的意識到,在健康和自由之外,其它只是生命與生活中的附屬品。
自由的生活,離不開健康的生態。"生態"一方面是自然環境,但是這個自然環境和我們的精神狀態、思想狀態、文化觀念密切相關。而守衛我們的家園,也不僅是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家園,更有我們的精神家園、理想家園。關于這點,在"平衡世界 生態藝術大展"中被更為生動地詮釋了出來。
藝術家的作品,提醒世人要解決生態問題,實際上是要解決人類自身的意識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藝術展更深層的價值,便是希望能促進對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共識的達成,藝術在人文生態的構建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們理應給予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多的關注,讓藝術作品在帶給觀眾獨特的審美享受的同時,也喚醒和增強人們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
青年藝術家
成為生態大展的"尖子"
左一田園東方集團品牌總監 段醒予 左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吳瓊
左三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王少軍 右三 田野樂園總經理 費卉卉
右二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郝凝輝 右一 世界旅行體驗師 牟鵬
歷時72天,共計330支參賽團隊、623名參賽人員、3564件作品,青年藝術家用自己的理解詮釋著心中的"平衡世界"。
此次2019 ECO-ART全球生態藝術大展,以"平衡世界"為主題,聯合美團單車,發動來自全球的藝術家、藝術文創從業者、以及以央美為代表的八大美術學院等國內外專業知名藝術院校99家。共同針對已報廢共享單車再創作,用藝術的語言和手段,將藝術與已報廢單車的結合,體現"化腐朽為神奇"的智慧,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的主題。從而引發人們對于資源合理利用、綠色出行等問題的深度思考。同時,讓廣大藝術師生能夠將創意藝術作品實施落地,讓有思想的設計師綻放光彩。
由于疫情的原因,原定在2020年2月舉辦的""平衡世界-共享單車煥生季,2019 ECO-ART全球生態藝術大展"的頒獎典禮終于在7月17日舉行。為響應疫情防控號召,本次頒獎典禮首次以直播的形式露出,本次直播總曝光量2,309,436人次,最高同時收看直播人數達到3554人,收獲音浪839,直播點贊2.2W、觀眾總數3.8W、點擊量4W+。在疫情防控期間響應國家號召,避免人群聚集,盡可能的節約人力、物力成本。這種低碳環保的"輕播"形式,正和此次生態大展的傳播理念相得益彰。
本次參賽的作品涵蓋了多種形式,體現了參賽選手在研究生態方面不同的切入點和實踐,這些作品中,有的敲響了生態危機的警鐘、有的對生態破壞現象發出來揭露和詰問、有的給出了生態保護的見解與愿景。
經過層層篩選,最終《趣味樂感互動裝置》獲得本次"平衡世界-共享單車煥生季,2019 ECO-ART全球生態藝術大展"的一等獎。《蜘蛛怪物》、《共享時代》獲二等獎,《三片樹葉》、《車窗》、《圖書角家具》獲三等獎。此外,本屆大展還分別設立了組委會特別獎、優秀獎、特別創意獎,鼓勵更多青年藝術家表達自己的思想與靈感,通過自己的設計去引導更多的人去關注生態,保護環境。
優秀作品落地
受邀參加全球多項大展
"平衡世界-共享單車煥生季"作品受邀參加《另辟物徑》可持續發展聯展,并落地沈陽K11藝術空間。《另辟物徑》探討并主張我們現在向能再生、后化石燃料時代世界作出的突破性轉變。展覽全球18位頂級設計師和藝術家,用各自的絕妙表達詮釋再生藝術。
《另辟物徑》曾在香港HACC美術館展出,此次以更大的規模和最新的形式落地沈陽K11,旨在通過展出作品以及圍繞可再生話題的一系列活動,引起大眾對共建可持續地球的更深入思考,為社會創造更多共享價值用設計與藝術探索當今人類的生存環境狀況,并推動有效的新措施,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左《另辟物徑》策展人Anouchka van Driel ;右《平衡世界》設計師龔曉鑫
與《另辟物徑》旨在傳達的環保與可持續設計主題相不謀而合,"平衡世界"與"低碳之聲"原本為兩件各自獨立的作品經過重新組合,以全新的面貌落地沈陽K11。
"低碳之聲"以倉鼠的跑輪為靈感。籠中的倉鼠賣力地奔跑卻仍在原地,恰似人類面臨的由環境惡化帶來的困擾局面,作品呼吁人類在發展的同時,放慢腳步,認真考量自然的承受力,傾聽大自然的心聲。
"平衡世界" 以已經報廢的美團單車(摩拜單車)為創作核心,共享單車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但隨之而來的損壞和堆砌,將綠色環保變成了資源浪費。將已報廢共享單車用藝術化的手段,改造成一個重構的"地球",來實現可持續的創意設計,讓已報廢物料從無處安放,到重獲新生。本次,"平衡世界"還邀請到小原流盛京學會的凝昕老師為作品進行花藝布置,更生動的將其進行藝術煥生。
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也是單車中最夯實的結構。運用其元素構建整個"地球"。"紅黃藍"三原色作為基準色調,并構成多彩的世界,透過陽光的七彩色玻璃,映射出原生的影子,通透靈魂的洗禮,在光與影的雕琢下,喚起對地球的敬畏之心。
左邊半球代表現代世界,右邊代表未來世界,體驗者可以在裝置內部透過玻璃可以看到無數個自己,在世界里看到多面的自己,而從外部又可以看到多個不同的三角形,代表不同類型的人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載體,單車是踐行人生旅程的探路者。就像冰與火相互制衡。"取之于人,用之于人"的世界,也需要平衡。不僅如此,《平衡世界》也受到了米蘭國際設計周、威尼斯雙聯展、北京國際設計周的邀約,將平衡共生的生態環保理念傳達給全球更多的人。
未來可期
共享單車樂園將遍布全國
田野樂園團隊從創立之初就專注于自然體驗游樂領域的深耕。在過去的3年里我們完成了一系列自然體驗產品的呈現,包括無錫植物大戰僵尸農場、成都阿貍田野農場、寧波阿貍田野農場等,獲得了廣泛的行業和市場認可。但是我們一直希望能夠打造一個具備超級符號屬性的原創IP田野樂園項目。
直到我們遇見了吳國勇老師的無處安放的這組照片,終于讓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廢棄共享單車遇到的社會和環保問題,如果轉換一個視角來看,正是我們實踐生態環保理念的突破口,單車田野樂園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田園東方CEO張誠,提出將"共享單車"有地釋放,真正做到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并實現兒童寓教于樂,公益環保與文旅生態共生。既能為社會和環保問題做出貢獻,又能打造創新型自然游樂產品,把廢棄的單車變成有趣的玩具。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首先啟動了平衡世界設計大賽,通過藝術賦能,共創共建的方式廣納產品創意。今天這個頒獎典禮正是我們第一階段的成果交付。接下來,我們將進入第二階段,通過展游結合,持續迭代方式,打造一系列生態藝術展和單車田野樂園,根據具體項目情況因地制宜的選擇合適作品落地實現。
此次也是一次跨界新合作模式的探索,通過藝術賦能,讓共享單車煥新出更多的可能性,美團單車可持續發展高級專家秦浩表示,美團單車的"全生命周期"計劃一直在探索共享單車行業的循環經濟模式,使廢舊單車進入循環經濟價值鏈,保護環境。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個"藝術裝置+自然體驗設備+生態環保認知+單車主題沉浸式體驗"為核心構成的共享單車樂園,共同開啟生態環保、綠色健康的新田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