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于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的“葉茂中畫展”,由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擔任策展人,用超過150幅繪畫作品,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葉茂中的繪畫世界。

說到葉茂中,大家更多了解的他是知名的品牌營銷策劃人,是中國營銷策劃風云人物。但很少人知道他也是一個畫家、收藏家,而畫畫是他從小就結緣,一直都喜歡的事。
在他四歲時候父親在香煙殼背面畫了一條船。只是幾根線,船就出現了。揚著帆,在水上漂著,讓他覺得很神奇。
他父親并不會畫畫,但他們家祖輩都在水上討生活,船對于父親而言太熟悉了,隨手這么一畫,卻影響了葉茂中的一生。他也拿著筆照著畫,一畫就停不下來,一畫就是幾十年。
八歲時,葉茂中到陸地上小學,最喜歡上美術課。
他就讀的泰州大浦小學,有個校辦工廠,做彩色蠟筆。學生每周也有勞動課,就是把蠟筆分成十二色,裝到包裝盒里。碰到斷支的,學生拿一些也被允許。從此他的船兒便有了色彩。他母親給的零花錢,葉茂中都攢起來買連環畫,臨摹連環畫上的人物、鞍馬伴他度過整個五年小學生活。
念中學時他的美術老師叫劉正芳,是泰興人。泰興有八大家畫店,畫店有裱好的軸,畫心是空著的,老師往里面畫山水、鳥獸。葉茂中剛開始幫著上色,到后來逐步的也能依樣畫葫蘆。
中學畢業后,他白天就在家畫這些軸,晚上就去輪船碼頭候船室畫等船的旅客。那時候自發寫生的畫友,多時達二十多人。一年四季那兒就像是一個固定的大畫室,即便寒冬臘月,飛雪漫天,也一樣人不會少。在昏暗的暈黃燈光下,一群正在發育的少年夾著畫板在旁若無人的拼命畫著,畫自己未來的命運。后來這批人有好幾個都考上了美術學院。
那年,文化館和工藝美術廠同時招工。文化館招五個美工,美術廠招二十一個。考試是同一天,葉茂中選了風險大的只招五人的文化館,因為文化館有一位畫家老師名叫吳駿圣,是國畫大師傅抱石的學生。最后葉茂中考進了文化館,成為吳駿圣的學生。
在文化館的一年,葉茂中一邊畫廣告牌,一邊經常讓同事在下班后把他反鎖在畫室里,通宵達旦的畫。加上吳老師的悉心指導,他心中的船兒揚帆起航!
十八歲那年,葉茂中考進江蘇省戲劇學校舞臺美術專業。他的書畫老師邰啟佑也是傅抱石的學生。當年傅抱石率領江蘇省國畫院兩萬三千里寫生團,只帶了三名學生,其中一位就是他的老師邰啟佑。
說來緣份,葉茂中搞收藏,買的第一件藏品就是傅抱石的畫,受兩位老師的墨影響,葉茂中畫山水時也喜歡用抱石皴。

虎 踞 龍 盤 今 勝 昔 紙本 設色 68 × 95 cm 2020 年
這些年,他一邊做營銷策劃,一邊畫畫,寫生足跡遍及大半個世界的名山大川。同時也在不斷地收藏古今大師的作品,朝熏暮染,樂在其中也學在其中。
在葉茂中看來:一個人活在世上,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那活的真真的叫有意思。
他覺得世上有味之事,如詩、如畫、如哲學,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作無用之畫,讀無用之書,卻因此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他感恩有畫,為他保留了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獲得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閑。
2015年春節后,葉茂中向方嚴老師求教。方嚴老師深諳宋元畫法,是許多深入傳統的學畫者取法和學習的對象。在方老師指導下,他結合自己對傳統繪畫多年的理論學習和理解,從宋元入手,腳踏實地進行了傳統六法的學習,也開始轉型向寫生創作。
從小熱愛畫畫到廣告營銷策劃,從中國營銷策劃風云人物再到畫家。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這次“葉茂中畫展”中,通過本展覽共展出的一百五十余件作品,分為“感恩有畫”、“揚帆起航”、“師法造化”、“會師先賢”四個區塊,旨在讓觀眾既能綜覽藝術家中得心源的創作全貌,又能在一定的時間軸上欣賞其在西畫、寫生、摹古等各門類繪畫上的創作軌跡,我們可以全面了解一位徜徉于筆墨與造化中的葉茂中的心靈及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