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畫院、羅丹國際藝術家基金會、海外華人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世紀之約”國際華人藝術名家邀請云展于2022年9月至10月于線上舉行。

此次展覽陣容強大,是頗具影響力的專業學術展覽。展覽匯集了中國當代美術界一批著名藝術家,從一個視角真實體現了中國當代美術界的歷史厚度、思想深度、時代溫度與藝術高度,稱得上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次群英薈萃。
靳尚誼《晚年黃賓虹》115x99cm布面油畫,1996年
參展藝術家包括:靳尚誼、詹建俊、全山石、丁紹光、于小冬、王大宙、王沂東、王宏劍、王仲、王華祥、孔紫、方世聰、艾軒、艾倫趙瓊、盧舜禹、司徒綿、冷軍、何多苓、何家英、何紅舟、羅中立、劉秉江、劉孔喜、陳丹青、陳衍寧、陳逸鳴、陳燮君、李秀實、林茂、張祖英、張義波、高小華、楊飛云、邱瑞敏、楊億、郭潤文、徐芒耀、徐唯辛、姜建忠、殷雄、夏葆元、袁運生、魏景山等。
詹建俊《狼牙山五壯士》185x200cm,1959年
以往常年在中美兩地走的此次展覽的策展人王大宙,因為疫情,已經在美國整整呆了二年半。他說:“在經歷一個極具挑戰的時期后,你會覺得藝術更可愛,它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助于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此次展覽的主題引述20世紀80年代流行于中國學術界的歷史理論——克羅齊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邀請到上個世紀50年代至今有影響、有成績、有貢獻的藝術家,旨在客觀地展現這段時期中國繪畫藝術風格的主旋律——具象,被邀請參展的藝術家的基本風格都是寫實主義,希望透過不同年代藝術家的作品,演繹中國繪畫藝術共同的回憶,似在回溯一段清晰可見的編年史。我們還計劃出一本畫冊,這本畫冊非常重要,是一個歷史文獻,它使這個展覽更加完整。我希望此次展覽不僅內含著新中國美術發展的歷史邏輯,還昭示著中國當代美術的未來與希望。”
全山石《八女投江 寧死不屈》巨幅油畫,1989年
策展人艾倫趙瓊表示,藝術無國界,藝術有靈魂。藝術因為承載著人類最活躍的思想,所以它始終是一個社會活力的刻度表,那個不斷移動的指針記錄了文化的命運。無論人們生活在地球哪一個角落,無論是哪一種文化、語言,藝術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藝術是體現人類情感,溝通世界最微妙的語言。油畫藝術的語言結構本是建立在西方人文基礎之上,也可以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油畫藝術承載了可視性的西方文明,就如同古老的中國選擇了水墨與宣紙承載視覺形象一樣,對應著彼此觀看世界的方式、哲學觀以及文化。她說“我們的每一位參展藝術家,他們的藝術修養和藝術底蘊都離不開他們生長的土壤,離不開他們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我深信藝術作品的創作與時代共鳴才會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才會體現真善美的藝術境界和魅力。”
丁紹光《生生不息》190x250cm彩色玻璃壁畫,2020年
“世紀之約”策展人楊億感言,海外華人美術家協會對于共同組織和籌備這次展覽而感到一種使命感,尤其是在疫情沒有結束的當下,作為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如何應對大環境下所帶來的消極情緒與負面影響,是藝術家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責任所在。藝術家們站在時代的風口處,把握時代脈搏,用作品表達心中的美好愿景,愿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能為這個時代帶來精彩和感動,帶來愛和慰藉。
于小冬《藏民一家人》150x150cm 布面油畫,1999年
孔紫《記憶秋夜》300x200cm中國畫,2011年
方世聰《新疆老漢》100x120cm布面油畫,2018年
王大宙《并蒂花》145x92cm丙烯,2020年
王沂東《深山寄情》80x150cm布面油畫,2017年
王華祥《杜尚的混戰》94x55cm,2017年
王宏劍《初雪鄉關》220x360cm布面油畫,2019年
王劼音《金秋》100x100cm亞麻布綜合材料,2020年
王榮祥《歲月》80x100cm布面油畫,2021年
王仲《到大自然中去寫生》(塞尚,高更,梵高)油畫,2019年
平龍《陽光》56x76cm水彩畫,2021年
艾軒《圣山》190x220cm布面油畫,2009年
艾倫趙瓊《美國感恩節歷史再現》244x518cm 布面油畫,2015年
盧禹舜《覆天載地 惟像無形》
司徒綿《典禮》121×183cm 布面油畫
劉秉江《魅力高原》60x80cm 布面油畫,2009年
劉孔喜《青春紀事之一,探家》木板坦培拉繪畫 150x100cm,2006年
張祖英《來自中國的聲音》165x120cm,2014年(1942年宋美齡在美國眾議院發表演說)
張義波《最美的歌——人民音樂家聶耳》195x180cm 布面油畫,2016年
沈勇《異域抬零》80x100cm 布面油畫,2021
楊飛云《萬壑松風》146x114cm 布面油畫,2020年
楊佴旻《天壇》38x68cm 紙本設色,2020
楊億《英雄禮贊》90x120cm 布面油畫,2015年
何多苓《春風已經蘇醒》96x130cm 布面油彩,1981年 中國美術館收藏
何家英《秋冥》203x151cm 工筆人物畫,1991年
何紅舟《西遷途中的林風眠》布面油畫
冷軍 超寫實繪畫《人物肖像》系列
邱瑞敏 章德明《巧渡金沙江》油畫
陳丹青《國學研究院》180x225cm布面油畫,2001
陳燮君《水鄉》100x90cm 固體油畫,2012年
陳衍寧《英國女皇肖像》布面油畫,1999年
陳逸鳴《黑衣女子》121.9x66cm油畫,2001年
陳向東《越No1.2.3.》122x62cmX3 水墨生宣,2022年
李秀實《對面的山》160x316cm 麻布油畫,2019年
李曉林《晉商》509x379.5cm 布面油畫
李鐵軍《霧、五湖汪洋》160x120cm 紙本設色,2016年
羅中立《父親》216x152cm 布面油畫,1980年

龐茂琨《開天辟地》大幅油畫
林茂《清秋》60x90cm 布面油畫,2018年
柳毅《伊芙索的靈感》140x90cm,水彩畫
宮建華《踏青》160x90cm 紙本設色,2001年
趙純《穿越·聆聽》120x35cmX3 亞麻布油彩,2017年
鈔氏兄弟《東方紅》陶瓷 150x87x100cm,2004年
閻威《晚秋》70x106cm 紙本水墨,2015年
姜建忠《江南制造局》220x140cm,2009年
袁運生《潑水節》局部
郭潤文《和諧——四季》130x150cm 布面油畫,2019年
徐芒耀《雕塑工作室系列》97x129cm 布面油畫
徐唯辛《酥油茶館》180x200cm 布面油畫,1995年
高小華《趕火車》155x450cm 布面油畫,1981年
夏葆元《巴黎遺韻》徐悲鴻與蔣碧薇 72x76cm 布面油畫,2007年
殷雄《元明青花瓷》269.5x440cm 布面油畫,2016
曹俊《素心旖旎》400x200cm 紙本設色 新宋氏繪畫系列之一,2021年
裴莊欣《草原上的鍋莊舞》160x220cm 布面油畫,1984年

潘之《戲曲人物》40x70cm 水墨畫,2021年

陳逸飛 魏景山《占領總統府》布面油畫,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