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國畫壇呈現了眾多的流派,它們為推動中國畫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些流派中,以海上畫派、京津畫派、嶺南畫派、金陵畫派、長安畫派影響最大。其中以海上畫派實力最強、影響最廣,海上畫派誕生于十九世紀末,強盛于二十世紀。十九世紀末的上海既是西方殖民者滲透中國的橋頭堡,又是中西文明的交融點。為此,全國各地的畫家紛紛云集上海,為海上畫派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在十九世紀末,以趙子謙、張子詳、任熊、任熏、任伯年、任預、虛谷、蒲作英、胡公壽名望最高。到了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以北京為中國文化中心的首都,賢達云集于此,猶如接力棒,一棒接一棒,涌現了一大批畫家。以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林風眠、李可染、吳冠中、黃永玉、范迪安、馬振聲、馬新林、史國良、孫榮燕、謝登科為中國古代傳統繪畫和現代中國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同時一掃畫壇死氣沉沉的摹古之風,給整個畫界帶來了新的春風,為新京畫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及當代畫壇的特殊地位,這必將影整個東方乃至世界畫史。

青出于藍勝于藍,后起之秀代代強。新京畫派是在一代又一代書畫大家的傳承下,在當今偉大的時代感召下孕育而生。新京畫派是以在京畫家為主,其作品特點具有新時代思想,其繪畫內容具有新時代面貌,其創作主題具有新時代精神,新京畫派為時代而畫、為人民而畫,用筆墨譜寫新時代、用筆墨贊美新時代,推動新時代中國書畫事業的新發展。新京畫派,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馬振聲、史國良、謝登科等畫壇名家。
有人說,馬振聲的畫既尊重中國畫傳統,又主動地去認識西方現代藝術,在新時代的思想下,既注重古人的厚重,有著重時代印象,從而創造出不同于西方藝術的中國畫的現代形態。如今已逾耳順之年的他認為自己的藝術之路才剛剛開始,記者在畫展上采訪他時,他的一席話很是耐人尋味:“藝術的道路艱難而漫長,我要像駱駝那樣耐住孤獨寂寞,在茫茫戈壁上頑強行進,我希望邁出的每一步都堅定、踏實。”其在藝術面前的謙虛與求索,無不折射著他對新時代藝術的追求和對藝術世界的敬畏之心,這正是新京畫派的精神所在,作為新京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當之無愧。
有人談,史國良的畫風以寫實手法,他在當代書畫界算得上是比較優秀的畫家,他擅長對新時代西藏與新疆風情人物的描繪,多以寫實與傳統筆墨相互結合反映了一個時代生活面貌,作品中的筆墨表現尤為生動,美術基本功扎實,意境上深沉揮揚,如《天山之舞》與《阿娜爾罕》等系列作品,都體現出他深厚的繪畫功力。他注重寫生,足跡遍布荒原沙漠和青藏高原,筆下作品無不反映著新時代人民的生活的淳樸、生動、美好,其功底扎實,筆墨厚重,是新時代中國人物畫壇寫實畫派的重鎮,更是新京畫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有人講,謝登科的畫作最具新時代氣息。他筆下的新時代美麗鄉村別具新意,情景交融,其筆下花鳥更是色彩生動,風格獨特,真可謂功到自成,筆精墨妙。這應該得益于他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和早期書畫大家的指點,他日如初心,不忘向大師學習,常認真研究汲取畫壇大師齊白石、吳昌碩、李苦禪等老一輩藝術家的驚世佳作。其人作品鄉土情厚,這與他早年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息息相關,并養成了一顆赤誠的人民情節,他源于人民,熱愛著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為了對藝術的那份執著與熱愛,他于1985年離鄉赴京,在朋友的幫助下,相繼拜在著名花鳥畫家張世簡、董壽平、齊良遲、付有葉、焦可等老師名下。
從田間走出來的他,常以農民畫家自居,并以此為榮,他說,“我深知農民從艱難困苦到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都是在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一步一個腳印干出來的,才有了現在新農村煥然一新的面貌,我要更加努力,時刻不敢松懈創作和追求進步,我是新時代的農民畫家,我要用筆墨記錄著偉大時代中的山山水水,更要記錄下鄉村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他筆下的美麗鄉村正是新時代的的真是寫照,也是源于他對新時代一山一水一村一貌,最真實的感悟。其人其作皆被皆受大家歡迎,其作更獲名家推崇和好評。
如,2010年在中國國家畫院,大唐國際拍賣集團副總程先生評:登科的畫難得一見,很優秀,有傳統有新意,筆墨厚重不俗,有價值。2012年在北京榮寶齋畫院,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范揚評:登科的畫有思想,很豪放,有才情。2019年在成都美術館,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當代工筆畫協會何家英評:謝登科的畫筆墨厚重大氣,線條蒼茫高古,傳統扎實,能自出新意。2020年在青島寶龍美術館,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畫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卉民教授評:登科的畫很有前途,筆墨厚重,有新意,能走出自己的路。2021年在北京名士詩書畫院,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北京名士詩書畫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國強評:言躬先生之大作,乃集古人之智,開今時之筆,線條蒼有力,墨韻妙言奇。
謝登科的作品之所以實至名歸,能夠得到眾多知名人士的喜愛和好評,這與他的求知進取的拼搏精神和對書畫藝術熱愛的追求精神密不可分,說到其人不得不再進一步介紹,謝登科,原名謝祖科,字言躬,號古持居士,男,漢族,生于1965年12月,安徽淮北人,現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高級書法培訓師,現任北京名仕畫院院長,新京畫派代表人物??雌渥?,便可了解其人性格,言躬: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事必親為,盡心竭力;看其號,便可了解其人作品,古持居士:繼古圣賢之大志,秉持正義之良筆,書人間萬物生靈,畫天地盎然生機。寫到此處,每每看到言躬先生大作,感贊萬千,情至詩曰:畫是無言詩,山水有雅詞,花鳥為神韻,魚蟲戲墨池,紙躍藏乾坤,妙筆丹青志。
謝登科原名謝祖科,字言躬,號古持居士,男,漢族,生于1965年,安徽淮北人,現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高級書法培訓師,現任北京名仕畫院院長,新京畫派代表人物。他自幼酷愛書畫藝術,早期受教于著名花鳥畫家張世簡、董壽平、齊良遲、付有葉、焦可等老師。他日如初心,認真研究汲取畫壇大師齊白石、吳昌碩、李苦禪等老一輩藝術家的風采神韻,作品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和收藏。
其自幼喜愛傳統書畫藝術,1986年,畢業于中國書畫學校,得著名書畫大師董壽平、齊良遲、金鴻鈞等先生指教。1996年,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北京分校,1997年,慶香港回歸作品(霞光普照歌盛世)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獲獎并收藏。2001年,作品牡丹(春酣)被刊登在人民日報、中國美術報等多家報刊雜志上。2007年、2008年,曾三次被應邀入中南海、釣魚臺等國家重要部門揮毫潑墨,牡丹、墨竹等作品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國使節。2001年,分別考入中國國家畫院高卉民工作室,范揚工作室學習深造。2012年,作品 (暖春)被中國國家畫院永久收藏并作為教學研究教材。2014年,牡丹題材作品再次入選中國國家畫院導師工作室教學十周年成果展。2014年12月,中國教育一臺水墨丹青欄目組(走進謝登科工作室)。幾十年如一日,努力進取,潛心研究汲取畫壇大師吳昌碩、潘天壽、齊白石等老一輩藝術家風彩神韻,博采眾長,力圖將傳統與時代氣息相融合,綻放出自己的筆墨氣質、風韻。近年來專攻中國畫花鳥畫,博眾家之所長,力圖將傳統與時代風韻相融和,潛心畫出自家面目,自家氣質和風韻。(作者:楊兆波系新華社高級記者 單國強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北京名士詩書畫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謝登科作品《美麗鄉村》

謝登科作品《吉祥高貴》

謝登科作品《福壽康寧》

謝登科作品《吉祥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