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支合唱團齊聚北京
在紫荊文化集團指導下,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中國合唱協會、北京市文化館共同主辦的中國合唱大會暨2023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7月17日晚在北京中央歌劇院劇場拉開帷幕。

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及港澳臺地區的10支優秀青少年合唱團,參加了開幕音樂會演出。文化和旅游部、紫荊文化集團、香港特別行政區北京辦事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國際合唱聯盟,中國合唱協會等有關部門、機構和企業負責人出席開幕式,并與上千名合唱團代表欣賞了《雪花》《外婆的澎湖灣》《在燦爛陽光下》《夢想展翅翱翔》等精彩的合唱歌曲。
唱響時代主旋律 提升合唱團隊整體水平

為青春而歌,為時代而歌,為家國而歌,用藝術溫暖人心,用合唱凝聚力量,是當今中國合唱的主旋律。首屆中國合唱大會暨2023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作為后疫情時代國內首個線下舉辦的全國性合唱藝術交流活動,吸引了來自28個省市及港澳臺地區的近200支合唱團隊和上萬名合唱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創造了疫情以來我國合唱藝術交流活動規模之最。
首屆中國合唱大會暨 2023 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共五天時間,7月21日結束?;顒悠陂g,將舉辦青少年合唱團專場音樂會、“集愛之夜”公益專場音樂會、各省市合唱團交流展演,組織合唱指揮大師培訓班、鄉村音樂教師公益培訓,以及合唱大會閉幕式等百余場活動。其中,合唱指揮大師培訓班尤其引人矚目。培訓班共設計了12 個教學單元,邀請了國內 12 位行業頂尖專家與7 支不同年齡段的高水平合唱隊伍相互配合,為廣大合唱愛好者提供高標準、高品質的示范教學。
創建交流展示平臺 促進合唱事業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我國合唱界的有識之士一直呼吁,適時推出一個以青少年為主體、兩岸及港澳地區合唱團和合唱愛好者廣泛參與,集專業性、權威性與藝術性于一體的全國合唱藝術交流展示平臺。這既是廣大合唱愛好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加強與恢復境內外青少年文化交流和藝術合作的迫切需要。
為滿足社會需求和群眾愿望,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在多年成功舉辦中國國際合唱節、積累一定經驗的基礎上,精心策劃了首屆中國合唱大會暨2023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為兩岸及港澳地區的廣大青少年搭建了一個合唱藝術的交流展示平臺。中國合唱大會計劃每單年舉辦一次,與雙年舉辦的中國國際合唱節相呼應,共同推動中國合唱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首屆中國合唱大會暨2023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活動吸引了來自港澳臺地區的8支優秀合唱團和300多名團員來京參演,包括香港兒童合唱團、香港華韻藝術團合唱團、銘賢書院合唱團、澳門蔡高小學合唱團、臺灣斑馬線阿卡貝拉組合等。主辦方將在活動期間舉辦“華美少年”“灣區之聲”“香江之夜”等專場音樂會。
堅持公益理念 助力鄉村文化建設

合唱之美,不僅美在聲音,更美在風骨。中國國際合唱節多年來秉承公益辦節的理念。首屆中國合唱大會同樣踐行著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的公益擔當。
2017年來,中國國際合唱節期間持續推出“中國童聲合唱團提升計劃”,對口支援了近70支邊遠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合唱藝術團隊。首屆中國合唱大會暨2023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特設了“鄉村地區隊”“少數民族團隊”“特殊教育團隊”等不同組別,旨在推動鄉村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美育普及,促進文化藝術的均衡發展。同時,還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北京德清公益基金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機構,共同策劃了“鄉村音樂教師公益培訓”、“集愛之夜”公益專場音樂會、公益提升訓練營等活動。通過多種形式,提高鄉村音樂教師的藝術技能,為邊遠欠發達地區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藝術實踐機會。以中國合唱大會為媒介,吸引凝聚更多社會力量,投身鄉村美育振興工程,促進新時代鄉村文化建設。

在7月17日開幕式音樂會上,為觀眾演唱《牽手》《桃花紅杏花白》的“文旅鄉村教師公益合唱團”,其成員就是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 忻州市靜樂縣、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等五個地區鄉村一線音樂教師。多年來,他們扎根在農村的大地上,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孩子們的音樂夢想,播撒著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