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年畫是古代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年話”,是人們表達美好的愿望的一種傳統形式。近日,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精美的16開全彩印叢書——《尋找逝去的年畫》,已于3月初在全國上市。
該系列叢書以田野考察的寫作方式,選取了民間年畫中極具代表性的膠南、漳州、平陽、梁平、平度年畫,對其傳承區域、歷史溯源、表現形式、文化內涵、年畫傳人以及瀕危狀況作了詳細記述,并配有百余幅精美年畫插圖,將知識性、藝術性和鑒賞性融于一體,具有珍藏和存世的價值。
本書作者沈泓作為中國收藏家協會中的一員,曾到過不少省市地區,尋訪中國古代的各大年畫產地,其行程不亞于二五年五千里長征,第一個走出了一條中國年畫之路。在此過程中,沈泓以報告文學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尋找各地年畫的足跡:在窮鄉僻壤的田野和深山的跋涉,對各地民間年畫藝人的叩訪,以及對各地年畫瀕危告急和生存狀況的調查。令人惋惜的是,很多在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年畫生產鼎盛一時的產地,現在已經找不到一個年畫藝人了!
如今,在現代商業化大潮的沖擊下,民間木版年畫成為瀕危藝術,搶救民間年畫的工程已在各主要年畫產地啟動。關照和傳承民間優秀藝術,就是弘揚傳統文化。閱讀本書,你能在民間年畫這一最成熟的中國民間美術形式中,品位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文化意味,體會民間草根力量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