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浙江紹興發布消息稱,當地嵊州缸山村一帶發現窯址群。該窯址群清理出六朝時期制磚窯、炭窯址及宋代瓦窯址,共計11座,墓葬6座、房址1座。嵊州缸山窯址群屬早期磚窯,年代久遠。
據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發掘的窯址主要位于發掘區中部,西南部有單個窯址。窯址東南側發掘出可能為生產所用的附屬建筑房址;窯址群附近發現灰坑,坑內堆積碎磚塊、紅燒土及少量碎瓷片。
據了解,缸山村窯址群出土窯磚形狀可分為三種,分別為長方形磚(四平磚)、楔形磚及刀形磚。出土畫像磚紋飾多樣,有魚紋、錢紋、龍紋、饕餮紋等。考古發掘除出土畫像磚外,還發掘出多種銘文磚。
此次發掘的6座古墓葬分別為宋墓3座、清墓3座,平面均呈長方形。其中一座宋代墓葬出土的若干銘文磚上,刻有墓主姓氏及紀年類銘文。
嵊州缸山村考古遺址項目負責人表示,此次缸山村窯址群發現的紀年磚和銘文十分珍貴。此處在六朝時期可能為一處集選土、制坯、木炭燃料供應、墓磚生產燒造為一體的較大規模的窯場群。窯址內出土的紀年銘文磚,為六朝時期古窯址及器物斷代提供了珍貴的紀年參考,也有益于對六朝時期社會的窯業組織生產模式、窯址形制演變等開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