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鯉魚嘴遺址展示保護館16日開館。該遺址曾出土大量文化遺物,還發現目前柳州地區唯一一處新石器時代墓葬,為研究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向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過渡及現代人類的演化與遷徙提供重要資料。
柳州鯉魚嘴遺址,位于柳州市龍潭公園一個名為鯉魚嘴的巖廈處。1980年,該地經過考古發掘,發現大量石器、骨器、陶片、動物化石等文化遺物,還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一處,發掘出土4具較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所發現的人類被命名為“大龍潭人”。
柳州鯉魚嘴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該遺址年代跨越舊石器時代晚期、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三個間隔較大的發展階段,“大龍潭人”處于柳江人向甑皮巖人過渡的中間階段,是南方舊石器時代文化向新石器時代文化的轉變又一珍貴的實證材料。
2006年,柳州鯉魚嘴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進一步改善柳州鯉魚嘴遺址保存環境,提升遺址文化展示傳播水平,柳州市決定在鯉魚嘴遺址上修建展示保護館。該館于2021年開始施工建設,2025年1月建成,由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負責日常管理。
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館長蔣遠金介紹,該展示保護館面積480平方米。館內設“他從遠古走來——柳州鯉魚嘴遺址陳列”,分“他們是誰”“他們的生活”“他們與我們”三個單元,展出石器、骨器、動物化石等文物標本百余件,以第三人稱探秘的形式,揭示“大龍潭人”的生產生活之謎及身世演化之謎。
同時,為進一步實施文化惠民活動,迎接2025年春節,柳州鯉魚嘴遺址展示保護館在開館之日至2月28日,實施免費開放,從3月1日至10月31日實行半價收費。優惠期滿之后恢復收費標準,為每人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