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王建禮解讀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書法
近日,在潤佑書院舉辦的一場書法文化交流活動中,著名書法家王建禮院長現場講解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書法筆法及特點,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聆聽,現場氣氛熱烈,共同感受經典書法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王建禮院長首先詳細闡述了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獨特的筆法。“起筆時,多采用藏鋒,將筆鋒巧妙隱匿,為整個筆畫奠定含蓄沉穩的基調 。”他邊講邊示范,在宣紙上行筆,“行筆過程中,線條的力度均勻且沉穩,不疾不徐,就像一位行者堅定地邁向遠方。”在收筆上,金剛經的書法講究自然,或輕提回收,或順勢而為,沒有過多刻意的修飾,盡顯古樸本真。

談及筆畫特點,王院長介紹,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的橫畫,有的粗壯厚實,如蒼松扎根,穩如泰山;有的則靈動飄逸,似山間溪流,流暢自然。豎畫挺拔有力,像是撐起天地的支柱,彰顯出堅韌不拔的氣質。點畫形態各異,看似隨意灑落,實則蘊含著獨特的韻律,每一個點都仿佛是自然萬物的生動寫照。

除了筆法,其字體結構也別具一格。金剛經書法的結構追求一種和諧的平衡,疏密得當。字與字之間、筆畫與筆畫之間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結構特點,就像是一幅和諧的山水畫,有留白,有濃墨,虛實相生,充滿了藝術美感。”王院長生動地比喻道。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歷史文化的沉淀,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王建禮院長在講解中感慨,希望大家通過學習和欣賞金剛經書法,能夠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互動環節,書法愛好者們紛紛就自己在書法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向書法家請教王院長耐心解答,并給予專業的指導建議。大家表示,此次活動收獲頗豐,對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書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堅定了學習書法的決心。
此次書法講解活動,不僅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為傳承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搭建了平臺,讓古老的書法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