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城市:北京
學術主持:藝術創作:靳尚誼 理論評述:潘公凱 學術主持:徐冰 圖籍主編:范迪安
展覽時間:2011-06-12~2011-07-03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協辦單位: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子監油畫藝術館有限公司
參展人員:靳尚誼
靳尚誼先生的新作展:“靳尚誼《向維米爾致意》”2011年6月11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作為唯一主辦單位的中央美術學院同時還為此展舉辦圖籍首發式、網上研討會開啟式及在線展覽首播式。
靳尚誼先生是中國自己培養的藝術家,從藝幾十年來擔任過美術界和美術教育界重要的領導職務。但他曾表示過一生最熱愛的二件事:一為藝術,二為學生。此新作正是靳尚誼先生帶領學生探尋荷蘭藝術大師維米爾的家鄉戴爾夫特時構思所作。作為一個中國藝術家,靳先生投入畢生精力研究西方油畫藝術,對于真正掌握油畫體系及這個畫種特有的美感從未停止過追求。盡管年近八十,他仍然希望用自己的畫筆表現出油畫的魅力,努力達到大師的高超技藝水平,同時在每張畫作中也寄托了自己對當下社會的關注與感受。三張貌似臨摹維米爾原作而意在改變古典、面對當代的《向維米爾致意》組畫:《惶恐的帶珍珠耳環的少女》、《新戴爾夫特風景》和《戴爾夫特老街》就是這樣誕生的。
除了藝術創作者外,藝術界還有許多有思想的理論家、學術策展人及圖籍的文本統籌者互為關注,匯集這類人的智慧所構成的文化行為正是藝術傳播至今,文化借此繁榮的根本。
此展覽的理論評述潘公凱、學術主持徐冰、圖籍主編范迪安,這些美術界的精英在看到靳尚誼先生的《向維米爾致意》時無不為之打動。
潘公凱提出“后古典”概念,強邏輯,新立論,詳解歐洲油畫發展歷時性與中國油畫現代性的共時性。
徐冰解讀“雙重經典”,“剝筍”式層層進入靳尚誼三幅新作的實質部分,虛起實落,探尋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內涵。
范迪安層遞評點,將展覽方式植入畫冊,導覽讀者在紙媒空間中參與和畫家、評論家的對話,開創展覽畫冊編輯先例。
此次展覽的另一個引人關注的亮點是將少數人發言的研討會首次變為網上研討會。雅昌藝術網歷來是文化的推手,藝術家的平臺,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將聯手雅昌藝術網共同主持此次網上研討會。總版主余丁先生意在提倡一種思辨之風,延承中央美術學院活躍的藝術精神,力求號召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參與其中,通過雅昌藝術網的虛擬會場,讓中國之風吹開世界之窗。
這個小型的學術展覽,凝聚了各種文化精華的力量,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的學生能看到、理解到:創新;延續傳統之價值所在。學術主持人徐冰在手記中最后寫道:“最嚴謹的訓練與最活躍的思想是中央美術學院的魅力所在”。這個展覽體現的正是幾代美院人建立起來的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