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收盤時,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進行份額交易的“黃河咆哮”收盤價為1.47元,比最高點18.70元下跌了92%;“燕塞秋”收盤價為1.36元,比最高價17.07元下跌了92%。
這兩幅作品在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上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2011年1月26日,天津文交所將天津山水畫家白庚延的兩幅作品《黃河咆哮》和《燕塞秋》分別拆分為600萬份和500萬份,以每份1元的價格掛牌交易,由此拉開了藝術品份額交易的序幕。
兩幅作品1月26日開盤當天便漲至2.16元/份,截至2月18日“黃河咆嘯”市值已達到3900萬元,“燕塞秋”市值也達到2990萬元,遠遠超出交易所專家委員會給出的市場估價。至3月下旬,《黃河咆哮》最高被爆炒到18.70元,《燕塞秋》則被炒到17.07元。
中央美術學院一位與白庚延生前曾有過多次交往的教授指出,白庚延的作品一般在每平方尺一兩萬元左右,《黃河咆哮》和《燕塞秋》最初估值600萬元和500萬元已經是市場價的極限,天津文交所出現的“天價”有很大泡沫,而這些畫作未來的歸屬是個難題,投資者也不可能像買股票那樣得到分紅,作品一旦退市,高價買入的投資者就會遭遇大幅虧損。
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質疑下,藝術品份額交易急劇降溫,隨著國務院清理整頓各地交易所工作的推進,投資者開始摸不著方向。
2012年9月12日,山東泰山文交所打破沉默,對外宣布3個份額產品停牌,并表示將按照投資人的平均買入價收購投資人持有的藝術品份額。截至目前,一度多達約60家提供“類金融化”藝術投資產品的文交所中,僅剩下天津文交所一家仍然未停止交易。
根據國務院38號、49號相關文件規定,天津文交所的20個投資產品屬于違規運行,應當被叫停。
至此,文交所實際上已經踩在懸崖邊上,在盈利模式上沒有突破,市場公信力也在急劇下跌,70余家文交所收費和服務標準也不統一。
10月底,國內26家文交所負責人齊聚三亞,討論自救方案。會議的直接成果是“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浮出水面,行業間終于就文交所的未來拿出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作為文化產權交易所理論的提出者和設計者,彭中天是“共同市場”的倡導者,他被26家與會代表推舉為首屆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秘書長。
按照彭中天的設想,“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只是聯合的第一步,實現各文交所的互通,相互代理產品和業務,互為渠道;第二步是在找到一定的模式的時候,開展共同市場,但是允許有自選動作;第三步是統一市場,各家不做自己的業務,有統一的規則和標準。
仍在違規經營的天津文件所參加了“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但26家文件所還不到全國總量的四成,“共同市場”的前途還存在很大變數。
文交所遲遲不能進行有效的創新,根本問題在于缺乏既懂交易所邏輯,又懂文化經濟的人才。而深圳和上海文交所作為國家級試點單位,所有制的局限也使得它們將非試點文交所拒之門外。彭中天對于“共同市場”的弱點和潛力自然十分清楚,他現在秉持的理念是悄悄干事、耐心等待。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