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左異右—崔治中沈文林個人油畫展于2013年10月25日在北京懷柔國際鄉村藝術館開幕,展期15天。本次展覽展出了藝術家近年精心創作的五十余幅作品,由著名藝術評論家、策展人雁西先生策展。著名藝術評論家黃和平為學術主持。

策展人雁西先生致辭
這次展覽得到了北京懷柔鵝和鴨農莊以及國際鄉村藝術館的大力支持,展覽開幕現場有各界書畫家現場揮毫,對展覽開幕表示祝賀。

藝術家崔治中陪同嘉賓劉鵬觀展
藝術家崔治中的作品從具象、半具象、到具象與抽象相結合,再到現在的徹底抽象,他不刻意在形上做文章,而偏重于情感與靈魂的表達,意動畫動,一種讓你看得到想不到的全新圖式。雁西先生稱其為‘霧中的一米陽光’,既模糊又清晰,好似在某個霧中的清晨將你喚醒,使你仿佛看到希望。

藝術家沈文林接受采訪

展覽現場
藝術家沈文林通過對文與畫、藝與道間關系的思考和把握,將生命激情和宇宙精神的共生幻象用色彩語言展現出來。他從不給作品命名,只用創作時間以示記錄,他說不命題,一是不想讓觀者局限于框架中被束縛住,二是希望每個人以自己的視角和思想去讀。
他們的創作,注重的不是具體的“物”的元素,而是將這些元素進行再創作,再構建,由此折射出更為綜合的“力量”,產生中國畫一樣的“變化”。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僅要有完整光亮的畫面,更要有能讓人細細品味的內容,畫外的東西會讓人更留戀,內容能讓畫外的聯想變得無窮無限。
他們的作品不是給人具體的認知,而是給人提供無限的聯想和指向。他的創作不是慨念上的“抽象”,而是“大象無形”。在他的作品中,無法看到具體的山、具體的水、具體的樹、具體的云,但是,卻告訴我們世界上最偉大宏偉、崇高壯麗的氣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現出“氣象萬千”的面貌和場景。這正是他們藝術創作的獨到之處和藝術價值!
藝術家

藝術家崔治中和沈文林
崔治中,1956年生于四川,1988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中國四川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繪畫藝術院畫師,美術副研究員。1980年版畫《湖畔》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畫展,1980年版畫《綠色屏障》赴南斯拉夫參加中南文化交流展,1984年油畫《高高的山嶺》參加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1988年油畫《她們從哪里來》赴斯洛維尼亞參加中國現代繪畫展,1990年版畫《白廊》參加中國首屆青年版畫,1991年版畫《斜光下的女人體》參加在臺灣舉辦的中國名家油畫展,1991年版畫《白廊》參加91年度波蘭國際版畫巡回展,1993年油畫《大山寂靜》參加中國油畫雙年展,2003年油畫《大山》參加紐約國際藝術邀請展,2009年油畫《聲色》參加東京藝術聯展,2012年赴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辦畫展,2013 年北京上苑藝術館駐館畫家,2013 年北京國際鄉村青年油畫邀請展,2013 年在北京上苑藝術館舉辦崔治中個人油畫展。
沈文林,1959年生,浙江杭州人,職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會員、浙江油畫研究會會員、浙江開明畫院特聘畫家、國際ICAD商用美術設計師協會(A級)設計師。以抽象油畫表現形式心研天宇萬象之心境心得,彩色濃重夸張,造形飄逸神秘富有想象力,極富觀賞閱讀性。出版有《中西審美之異同》《淺談裝飾設計中空間意識與主題營造的重要性》等,作品多次在《中國書畫》《中國文藝家》《博寶藝術》《現代青年》《中國美術市場報》《畫說天下》等刊物上刊登并在各類專業畫展上參展,作品多為各家私人及會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