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北京提名展5月23日——26日在位于北京古玩商圈的北京弘鈺博古玩城一樓展覽中心成功舉行。這不僅是北京民間文物界的一件大事,也是2014年影響全國的一件文化盛事。
在展廳中玻璃展柜略顯擁擠,展柜之間留下了長長的走廊。正面墻壁上的電子標語,點明了主題——《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北京提名展》。屋頂的電子眼和報警裝置,說明這里的安保級別。

中國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先生參觀展覽
入編《中國民間文物藝術品檔案》的兩個遴選標準:一是參照國家三級文物標準,二是市場評估價在50萬元以上。這些經鑒定專家推薦,從各大藏家,古玩業主、專業研究會征集而來的寶貝,足以支撐起《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北京提名展》的名稱。在這些展品中,體積有大小,材質各不同,琳瑯滿目,豐富多彩,除了雕漆缺項意外,幾乎包括了各大古玩藝術品門類。瓷器、紫砂、青銅、木器、書畫、甲骨、牙角、絲織品、金銀器等等。
三百多件珍寶,許多身價不菲。上億,幾千萬,幾百萬,幾十萬的都有。雖然不少恐怕難以達到三級文物標準和 50萬元的市場價格,但價值昂貴的攏到一塊,恐怕是個天文數字。
總之,簡直是一個大型“賽寶會”,參賽選手都想一決高低。
再從觀眾的角度來看。連日來,人流絡繹不絕。不僅有寶物的主人,有評審專家,有周邊的古玩商戶,有媒體的記者,有聽到新聞報道專程前來的收藏愛好者,還有遠道而來的客人。也有原本不知道,只是來逛古玩城的顧客。他們大都神情專注,認真觀察欣賞,放大鏡,強光手電等工具都帶來了。有的人一言不發,瀏覽幾圈;有的人竊竊私語,仔細揣摩;有的人則滔滔不絕,話不絕耳。原來是鑒定專家給觀眾門當了義務講解員,普及起文物藝術品常識。
有許多人看完了以后,不免和商會工作人員聊上幾句。工作人員和藹耐心的宣傳,并贈送《弘鈺博彩報》。
也有的人詢問《中國民間文物藝術品檔案》一書的出版。人們注意到:在展出的同時,所有展品都請專業攝影師拍攝了照片。這正是為了出書做準備。
下一步,專家繼續登場。為保證入編民間文物藝術品的檔次質量和《中國民間文物檔案》的權威性,參與推薦、遴選和編輯工作的專家團隊由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學術委員會聘任的民間文物鑒定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由國家文博系統的專家組成專家指導委員會。

展覽現場,專家、觀眾在參觀展品
為體現公開、公正和公平的原則,所有專家署名推薦的民間文物藝術品都要參加這個提名展,所有入編的民間文物藝術品都要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專業媒體三重打分遴選。北京提名展選出的展品,加上上海提名展選出的作品。書的主角就齊了。下一步配上文字,進行版面設計,要是印刷就快了。
這部國內第一部收錄民間文物藝術品的年度品牌叢書,由中國古玩研究院學術著作出版中心編輯出版。
這部書把深藏民間的具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文物珍品,通過編輯檔案的方式昭顯于世,傳承后代,必將填補長期以來民間文物普查工作的空白,既對我國當前文物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又對我國今后文物保護的長遠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上述觀點通過參觀提名展,在交流中成為大家的共識。
最近習近平主席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中國民間文物檔案》的編輯工作,就是讓深藏民間的文物藝術品“活”起來,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實現“中國夢”起到推動作用。
據悉,首部《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和它的姊妹篇《中國民間文物檔案提名展》,將在今年十月舉辦的第十七屆北京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上與讀者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