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于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落下帷幕,大觀之夜便斬獲5.83億元的成交額。經過四天的激烈爭奪,本次嘉德秋拍最終以16.75億元完美收官。11月20日,青年藝術家米巧銘的單幅寫實油畫作品《馬》經過多輪激烈的競價后以最終以69萬元成交。
藝術家米巧銘作品《馬》于嘉德秋拍預展現場
米巧銘畢業于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薩卡洛夫(現尤里·戈留塔)工作室研究生,在俄羅斯的七年的學習時間里,美院嚴謹的教學風格,嚴格的考試制度,使她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因此她被稱為“涅瓦河畔的中國玫瑰”,受到院校教授的充分肯定,并以滿分畢業于著名的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2012年6月,米巧銘憑借其創作的《西藏女孩組畫》,獲得了滿分的畢業成績,結束了她列賓美術學院七年的留學生涯,2013年米巧銘榮獲聯合國頒發的杰出藝成就獎,并于聯合國總部舉辦了“米巧銘聯合國油畫作品個展”,作品《京劇人物》被聯合國副秘書長彼德朗斯基-蒂芬索收藏。同年她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之一。
在這次嘉德秋拍上,米巧銘創作于2014年的作品《馬》是其寫實靜物系列作品中的一幅,這一系列作品不僅僅體現出畫家米巧銘的藝術功底同時也是其作品通過屢次拍賣被中國藝術品市場認可的一種肯定。作為杰出的新生代青年藝術家,米巧銘的作品在早在2011年就受到藝術品市場的關注與認可,那一年她的作品《涅瓦大街》在北京榮寶拍賣拍出21萬元的高價,這使她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上拍畫家,并受到藏家的關注。在2013年保利秋拍上,其作品《京劇人物·卿意》以1380000元人民幣的高價刷新自己的個人拍賣紀錄;2014嘉德春拍寫實油畫作品《小提琴》以805000元成交,繼此之后在6月2日的保利春拍中,《白蛇傳之白素貞》再次創下藝術家的單品拍賣紀錄,以1450000元成交。

《馬》 米巧銘 2014年 84*63cm 布面油畫
藝術家米巧銘本次作品《馬》用寫實手法體現畫中的意境和質感,色彩斑斕明麗但又和諧統一,側身回眸的主體形象栩栩如生,姿態既如脫兔的同時,其中又透露著馬所獨有的沉穩氣息。簡潔明快的色彩,與細膩又不失力量的筆法融為一體,意韻躍然紙上。在技法上,米巧銘采用與其京劇系列慣用的印象派點彩畫法不同,而以寫實油畫手法,將自身的感受通過具象的描摹,為我們還原了感官審美的真實性與甚至超脫真實感存在的聯想力。畫面中展示出了馬這種動物所特有的氣韻,側面暴突的筋骨,有力的下顎,肩頸,都能凸顯出畫家扎實的繪畫功底。細膩的鬃毛和溫潤的姿態,通過畫家的自身感受又將觀者帶入至感性的藝術作品中。然而整幅作品最精巧之處便在于對馬的眼睛的刻畫,動物也同人一樣,通過眼神可以窺伺到內心,好似若能久望這匹馬的眼神,便能知曉其中故事一樣,洞徹心底。中國歷代有人繪馬,多以水墨國畫為主,但是米畫家這次選擇采用油畫這種材料作為表達媒介,也是想要突破古代對馬的認知,從更深入的感情層次用更為細膩,堅實的手法表達出馬匹的氣骨與其通靈俊美之感。當然,選擇馬這個相當中國式的繪畫題材,也是和米畫家自幼受到傳統家庭的熏陶是分不開的,也正是因為她對中國文化傳承的理解和在外留學所獲取的西方繪畫技法融合的如此巧妙,才能展現在觀者面前如此美妙絕倫的作品。
米巧銘憑借著扎實的繪畫功底,以及對藝術的超強的敏感度,結合自身對中西方文化藝術的融合力,領悟力,創造出專屬于自己的繪畫風格,成為藝術界的一顆不可多得的新秀力量。同時經過各方面展覽經驗的歷練,藏家的青睞以及藝術市場的認同。無疑為她以后的創作路程鋪墊了良好的基礎,創造出巨大的晉升空間。然而,米巧銘自己更是對未來的藝術理想和藝術道路有著長遠的追求和規劃。我們將在每一次的展覽和報道中共同鑒證米畫家的成長,也非常寄希望于這位年輕的藝術家有更美好的前程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