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觀與重奏》-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將于2016年4月20日下午3點在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著名藝術評論家楊衛(wèi)策展,共展出岳敏君、張謐詮、祁志龍、沈敬東、張方白、林墨、田衛(wèi)平、孫作范、薛超、楊劍濤、崔多、李明等12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近作50余件作品。
前 言
這是一個由十二位藝術家組成的聯(lián)展,其中黑龍江與宋莊各有六位當代藝術家參加,我用“返觀與重奏”來概括這個展覽,就是想表明這個展覽的特征,即由兩地藝術家組合,帶有聯(lián)誼的意思。事實上,這些藝術家雖然生活在兩地,但卻有著許多交叉關系,他們中有的是朋友,有的是老鄉(xiāng),總之,彼此或多或少都有些關聯(lián)。同時,他們的作品之間,也有著某些相通之處,均與自己的生命經驗有關,帶有今天這個價值動蕩時代的深刻印跡。岳敏君自不必多說,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人都知道他。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創(chuàng)作的一幅幅嬉皮笑臉的形象,早已為世人所熟悉。不過,較少有人知道嬉皮笑臉背后的岳敏君,其實,在創(chuàng)作笑臉之余,他也一直在嘗試各種藝術的可能性。這個展覽就展出了他的另外一批作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多維度的岳敏君。祁志龍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藝術家之一,他筆下的軍裝少女形象,作為“政治波普”和“艷俗藝術”的標志性作品,也早已享譽中外。但是,也較少有人了解在“消費形象”的背后,祁志龍那種深刻的憂思。近期作品的轉向,就呈現(xiàn)出了祁志龍的某些憂患,也是他對社會問題更為深層次的把握。沈敬東也是隨“波普”和“艷俗”潮流嶄露頭角,且在這些潮流逐漸式微之后,風頭越來越勁的藝術家。與祁志龍一樣,他也描繪軍人形象,但不同的是,沈敬東的軍人形象,吸收了許多卡通的元素。這使他筆下的軍人,更帶有游戲和娛樂的色彩。不僅如此,沈敬東還放大了這種風格,將其投射到所有事物之上,從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獨特語言。張方白是中國意向繪畫的代表人物,與他的許多同代人不同的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張方白便走上了一條與藝術潮流相背的探索之路。他的繪畫,既吸收了西方表現(xiàn)主義風格,又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元素,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轉換,形成了自己一種雄渾、粗獷的寫意風格,也為平庸的當代現(xiàn)實注入了精神的強力。張謐詮是老資格藝術家,曾是學院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早將當代藝術引進學院教育的肇始者。他的繪畫關聯(lián)著他的哲思,同時也表達了他的某些經歷和處境。即作為一位學院教育的改革派與當代藝術的踐行者,奔走于朝野之間所經歷的種種曲折和險阻,透著某種“輾轉紅塵終一客,猶憶魚雁云水間”的感嘆。林墨是中國最早的職業(yè)藝術家之一,也是較早開始抽象藝術探索的先鋒人物。近年來,他行走于世界各地,將不同的生活經驗納入到創(chuàng)作之中,作品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既有西方的表現(xiàn)風格,又有東方的語言智慧。
以上六位藝術家,均和我一樣生活在宋莊,所以,我對他們都比較了解。其實,宋莊只是一個驛站,并非家園的概念,這里面的藝術家沒有一個是宋莊人,只是居住此地而已。其中岳敏君出生于大慶,林墨就是哈爾濱人,他們與黑龍江的關系,實際上要更深于宋莊。我提到“重奏”的概念,就包含了這些藝術家的多重身份與多重記憶。當然,也包含了此次赴京的這些黑龍江藝術家,對宋莊的某種認同。如果說宋莊代表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策源地,那么,這些黑龍江藝術家來此處辦展,則表明了他們早已把自己歸屬于當代藝術之中。事實上,參加此次展覽的這幾位黑龍江藝術家,都是黑龍江當代藝術的中堅力量。其中田偉平算是領軍人物,不僅一直在利用自己的美協(xié)領導和教師身份傳播當代藝術,也在身體力行地進行語言探索與形式試驗。他的抽象表現(xiàn)繪畫,融入了多種材料,使畫面從單一走向豐富,強悍與粗糲的語言形式中,透著許多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孫作范是黑龍江的老牌當代藝術家,雖然遠在哈爾濱,但卻一直心系著潮流,關注著文化中心。他的作品帶有一些“艷俗藝術”的傾向,但又增加了許多繪畫性,呈現(xiàn)出某種大俗大雅的特征。薛超喜歡在作品中營造一種情緒,畫面的戲劇性很強,通過將一些平常事物儀式化,穿越現(xiàn)實的碎片,讓人聯(lián)想到悠遠的古典主義精神。楊劍濤刻畫的蘑菇云,絢爛而又令人恐懼,猶如今天的現(xiàn)實,和諧社會的背后卻是危機重重。楊劍濤通過畫筆來折射這種危機,也是給今天的盲目者一種警醒。崔多筆下的小紅人,像夢里的精靈。他可以是崔多的自我投射,也可以是崔多想象出的一個新生命。總之,他象征了一種倔強的個體,以及面向黑暗的抗爭。李明的繪畫,將立體主義與抽象藝術相融匯,形成一種扭曲而糾結的圖式,暗示出當代人的生命狀態(tài),都無給人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生存感覺……有幾位藝術家因為素未謀面,只是看了作品圖片,所以,我只能憑著直觀的認識簡單評說幾句。其實,藝術就是直覺,不管熟與不熟,都無法用語言來概括。我喜歡那句話:語言的窮盡之處,正是表現(xiàn)的開啟之時。是的,這就是藝術,她是一種深刻的抵達,我們都可以通過這種抵達,返觀出自身。
楊衛(wèi)
2016.4.12于通州
部分參展作品欣賞:

岳敏君作品

張謐詮作品

祁志龍作品

沈敬東作品

張方白作品

林墨作品

田衛(wèi)平作品

孫作范作品

薛超作品

楊劍濤作品

崔多作品

李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