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大型交響音樂會”是此次北京“深圳文化周”的三項主體活動之一,2010年10月11日晚19:30在北京音樂廳演出。
音樂會由深圳交響樂團演奏,樂團音樂總監克里斯蒂安·愛華德教授攜手其愛徒、樂團駐團指揮程曄合作指揮,深圳三個優秀的合唱團體——深圳音協合唱團、深圳交響樂團合唱團、深圳高級中學合唱團聯合演唱,女高音獨唱特邀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演唱。上半場是深圳原創歌曲精選,展示深圳建市30年以來在原創歌曲和合唱領域取得的成果,用歌唱頌揚時代精神、贊美社會主義新生活。
如《春天的故事》描述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已成為中國第二代領導人的音樂代表作品?!蹲哌M新時代》充滿愛國主義精神,親切深情地反映了對祖國、對人民、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走向復興》是一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獻禮的歌曲,洋溢著愛國熱情和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精神,傳遞了中華民族渴求民族復興、期盼國家富強的熱切愿望;被選入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成為將演出推向高潮的壓軸曲目,在舉世矚目的慶祝國慶六十周年大閱兵中,歌曲《走向復興》也成為聯合軍樂團演奏曲目之一。《在燦爛陽光下》以第一人稱的手法、運用十分樸實的語言抒發了對中國共產黨創建新中國的感激之情,仿佛一位年輕人飽含深情地在娓娓訴說著長輩給予自己思想上的啟迪?!队肋h的小平》是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獻上的心聲之作,情感豐富、旋律動人、意蘊深厚,樸素真摯地抒發了深圳人對鄧小平的思念之情,表現了改革開放給深圳乃至中國帶來的變化。大型客家山歌主題交響曲《交響山歌·客家新韻》選曲“勸孝歌”以內省、深情、委婉動人的音樂語言,表達了人們對孝父母、敬長輩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弘揚。
音樂會下半場是世界管弦樂經典,德國作曲家瓦格納《唐豪塞》序曲和俄羅斯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以展示深圳交響樂事業的發展。鋼琴獨奏由鋼琴教育家但昭義的得意弟子之一,從深圳藝術學校走出去的知名青年鋼琴家張昊辰演奏?!短坪廊沸蚯恢笔且魳窌心捴巳丝诘淖髌罚砸魳窋⑹龀鋈抗适鹿8牛钏固匕阉Q為“根據歌劇劇情而寫的交響詩”。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被公認為拉赫瑪尼諾夫的“最高杰作”,在所有俄羅斯作曲家的鋼琴協奏曲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名作,廣受世人喜愛和歡迎,尤其是曲中的幾個旋律充滿了浪漫性情趣,經常被附上各種歌詞竟相演唱,或是被世人編成爵士樂,廣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