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每三年一屆的中國工筆畫作品展將于中國美術館迎來第十屆的盛會。本次展覽將延續上屆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工•在當代”這一主題,意在繼續深入探討工筆畫藝術及其代表的內在精神在當代全球文化和中國社會文化轉型中的存在,關注其在創作語言、文化傳承上的具體演進和面對的挑戰。屆時,中國美術館一層的1-9廳將被劃分為若干個學術主題,呈現出當代工筆畫多元化的發展路徑。
“工·在當代——2016·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展覽邀請函封面
本次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為支持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工筆畫學會聯合主辦,山東魯信文化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著名藝術批評家、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擔任學術主持。展覽分為三個部分:歷史回顧展、學術提名展以及全國評選獲獎作品展,以此來保證展覽的完整性、學術性、公開性和公平性。其中,全國評選獲獎作品部分,則呈現自九屆大展以來,在求新求變的社會思潮下,工筆畫領域涌現的一些新的力量。從此部分的參展作品來看,工筆畫的題材范圍變得更寬了,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其中不乏一些有生活溫度,充滿正能量的優秀作品。學術提名部分還得到了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
大展關鍵詞:傳承、創新、高峰
2017年恰逢中國工筆畫學會成立30周年,因此本屆展覽的歷史回顧部分除了常規的展覽展示之外,還通過大量歷史文獻資料以及實物展示來梳理中國工筆畫學會成立30年以來的歷史。除了學會的歷史傳承之外,展覽組委會還選擇了中國繪畫發展史上較為突出的藝術個案來探討中國繪畫的傳承: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將在展覽現場進行永樂宮壁畫的原貌再現。此外,還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呈現宋代的《千里江山圖》,其作為青綠山水畫中的巨制杰作,不僅有著相當高的藝術成就,還反映了宋代統一國家的概念,塑造了宋代人的“中國夢”。
這些歷史個案的再現,不僅與今天的工筆畫創作形成互文關系,還有助于大眾了解“工筆”概念的生成與傳承,以及“工”的精神所在。此方面的探討將會在中國文化信心的塑造以及公共教育方面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除了VR技術之外,此屆展覽無論從展覽主題還是入選作品,都體現了對“創新”的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道:“‘詩文隨運生,無日不趨新’,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因此,展覽不僅關注到了一些具有現實溫度、在題材上能夠與時俱進的優秀作品,同時也呈現了工筆畫領域多元化的探索方向,比如影像、裝置等因素的介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