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藝術國際論壇(2010·北京)新聞發布會暨《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新書發布會于10月9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行。
“請進來”與“走出去”
齊白石藝術國際論壇在以往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加之各大美術館及博物館館際間關于齊白石藝術的交流乃至20世紀中國畫的交流研討,為國際學術界再次聚焦齊白石藝術乃至中國20世紀現代藝術,搭建了一個國際相關藝術博物館交流的平臺,為齊白石藝術市場人士、收藏家們營造了對話的空間。
王明明院長表示重新探討齊白石——這位20世紀藝術大師的歷史意義和對于當代國際藝術界的影響,目的就在于研究交流范圍的擴大,使全世界的美術館更多關注20世紀中國畫的大家與齊白石,以期促成今后齊白石與20世紀美術大家的交流活動在世界范圍展開。這樣的大步伐的邁進,首先基于將海內外研究及收藏齊白石藝術的專家及機構請到中國,請進齊白石藝術收藏及研究的核心北京畫院來進行學術以致更大范圍的交流,立足于齊白石藝術的研究,同時對中國20世紀美術歷程展開探討。在國內外研究齊白石藝術的成果中汲取更充足的養分,為能夠踏出邁向國際的堅實步伐做下良好的鋪墊,潛心求學,以飽滿的研究狀態作出表率。它將是一次海內外中國現代藝術研究專家們聚首的盛會,也是中國繪畫藝術逐步邁向國際的重要一步。
藝術巨匠的新世紀回望
齊白石是20世紀中國畫藝術的巨匠,他的藝術探索使中國畫向現當代轉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使中國畫藝術走向世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20世紀美術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精彩一頁,也是中西方藝術交匯的一個關鍵時期。
自齊白石紀念館建成以來,北京畫院在與國際上美術館、博物館館際交流與合作中,獲取不少有價值的信息,如捷克、日本等在上世紀就開始著手進行的對于齊白石等20世紀中國繪畫的研究,由此齊白石作為東西方呼應研究的巨匠,國際性研究水準的藝術家面向國際推介。
此外,由北京畫院組織編撰,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發行,雅昌集團有限公司印制的《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將所藏北京畫院的全部齊白石作品及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收錄其中。此部全集是迄今為止關于中國藝術家個案藝術研究中,出版規模最大、收錄項目最多、門類最全、藝術水準最高的一部研究著述,集數據性、藝術性、學術性于一體,強調鑒賞價值、收藏價值、研究價值,是數十年來關于齊白石藝術研究中的輝煌巨制。藝術的價值是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量,立足新世紀我們回望在上世紀就已名貫中西的巨匠,在更開闊的維度與更深層的縱向挖掘,帶動中國畫在當下的發展方向的思考以及中國繪畫藝術走向世界的指向。
權威集成 鑒定標尺
此套全集的珍貴在于畫院所藏齊白石作品具有唯一性,并且較之其他收藏機構是最為全面的。
在二三十年前齊白石的作品存量約3萬至5萬件,而截至今日存量估計在30萬件不止,如果面向全世界的齊白石作品的收藏著錄研究,便面臨“誰來鑒定的難題”,齊白石為北京畫院第一任院長,自57年去世至今已經53年,齊白石去世后,由周恩來總理動員齊白石家屬將其作品打包捐贈給國家,幾十年從未開包,也包括部分齊白石好友的捐贈及部分從市場中收購回來的作品,收購作品由齊白石生前好友胡佩衡先生等的悉心鑒定后完成的。2000年開始接管北京畫院工作的王明明更是從臨習書畫起便與齊白石藝術結緣,因而由北京畫院出版的齊白石全集是供全面研究齊白石的專家學者以及供鑒定家收藏家參考的一套標尺。
實際五十多年來,齊白石在畫院保存的資料能夠完好封存保護下來,是歷經畫院的領導及畫家一代一代人付出的艱辛,自齊白石紀念館成立之日起,清理封存資料,有許多是連長期研究的專家學者都未見過的作品,在進行編錄、拍照等工作的同時闡發了要將這樣極具藝術及研究價值的作品著錄出來,將北京畫院收藏的所有齊白石作品和齊白石生前的收藏、遺物等共計2200余件分類成集。《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不僅將以往未獲重視的畫稿進行大圖版清晰呈現,而且力圖還原畫稿與作品之間的創作關系;“三百石印”,原石和重新鈐拓的包括邊款在內的印譜,并對印石的材質、尺寸、風格進行了詳細著錄。此外,手稿卷中除《寄園日記》外,其他資料均屬首次面世。在北京畫院收藏的齊白石作品中,包含大量齊白石的手稿和畫稿,這部分作品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這些手稿里包含了齊白石生前所寫的日記、信札等豐富的原始文獻,為我們了解齊白石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性格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也是研究齊白石書法風格演變的極佳實例,更清晰全面的將齊白石的藝術展現給熟知他的國人,展現給想要熟知他的國際友人更展現給應該熟知他的后人。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稱其為“研究、鑒賞白石老人作品必備的一套書”。
從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兩個層面著眼,《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都將成為未來研究和鑒定齊白石作品的權威性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