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今年發布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由鄭州市政協、鄭州市市委宣傳部主辦、鄭州新區管委會、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鄭州市文廣新局、鄭州市文物局承辦的“紀念列子誕辰2467年文化研討會”在鄭州舉行。由鄭州市文聯、河南省收藏家協會、中國國家藝術網聯合主辦,河南人民書畫院承辦的“古韻遺風、文化商都”中國古代石刻藝術拓片展作為“紀念列子誕辰2467年文化研討會”活動的組成部分,于3月16日上午在河南省美術館隆重開幕。

嘉賓參觀展覽

河南人民書畫院院長張書勇為嘉賓講解

河南人民書畫院院長張書勇對每一幅拓片的寓意內涵詮釋的精彩絕倫
本次拓片展共展出鄭州市所屬文物單位:列子故里、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紀公廟和河南人民書畫院收藏的磚、石精品拓片150余幅,得到了省、市領導和嘉賓及全國文物、金石拓片界的高度關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原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靳克文,鄭州市政協主席王璋,鄭州市委常委、鄭東新區黨工委書記、主任王鵬,鄭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民服、吳曉君,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鄭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平山,河南省收藏家協會會長豐興運,中國國家藝術網總編輯鐘文以及承辦方河南人民書畫院院長、著名收藏家張書勇和幾十位國家非遺傳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共同參觀展覽。觀展領導對于本次展出作品給予高度的評價。

嘉賓在現場交流

著名非遺傳承人、穎拓專家崔雋川為嘉賓講解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增強中原文化自信
本次展出作品涉及社會生活、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祥瑞圖案等吉祥文化內容,題材涉及墓志、佛教、碑刻、陶文、瓦當、文字磚、畫像石(磚)、全形拓、穎拓、錦灰堆等多個門類,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本次展品沿著時間的脈搏進行梳理,從商周時期一直展示到明清時期,展出作品內容豐富,極具歷史代表意義。充分體現了本次展覽時間“跨度長、規模大、檔次高、門類廣、參與傳拓名家多、藝術形式多樣”的特點。是中原地區近年以來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和最具藝術涵蓋面的一次拓片文化盛宴,必將映射河南文化強省建設成就和助推鄭州市“建設文化商都”的時代步伐。

部分嘉賓與拓片專家合影

紀念列子誕辰2467年文化研討會現場

展覽現場
傳遞“河南聲音” 彰顯“鄭州擔當”
現場吸引了來自全國近百名參加列子誕辰文化研討會的著名學者、專家和絡繹不絕的市民和職業收藏家參觀,不少市民紛紛在展覽拓品前拍照留念。著名金石學家、收藏家王順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認為本次展覽是國內最出色的拓片展之一,有些拓片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國家博物館也很難見到,對研究商周至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將起到不可估量的時代價值和社會影響。
本次拓片展獨家承辦方河南人民書畫院院長、策展人張書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堅守和傳播,拓片作為收藏的“軟黃金”一直處在“文化的塔尖”,當代人因為缺乏足夠的文化認知而“高處不勝寒”。通過此次展覽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拓片、了解拓片、熱愛拓片,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復興大背景下”傳遞河南聲音體現“鄭州擔當”。

展出代表作

展出代表作
堅守“真、精、稀” 拒絕“假、差、偽”
據悉,為了辦好本次拓片展,承辦方和策展單位河南人民書畫院多次邀請國內知名文物專家、傳拓專家、金石學者進行制作、交流、論證。從近600品經典題材中遴選出150余幅進行展出,從根本上杜絕了金石拓片圈經常流傳的“假、差、偽”拓的出現,更有國內省內著名非遺傳承人、傳拓大家洛陽裴建平、張志亮、趙耀輝,南陽劉東陽、王建平夫婦,周口崔雋川、開封張遠思,安陽楊計法、衛燕波,漯河張彥偉,許昌陳連慶、孫罡以及鄭州拓片新秀任風玲、裴杰芳、王瑞等歷時三年傾情制作的原拓、精拓作品。很多罕見拓片和稀缺題材都有我省著名金石文化學者王順喜、馮杰、單占生、魏峰、張喜成和著名書法家陳天然、鐘海濤、李放、武慶平、張曉紅、劉海清及已故著名詩人馬新朝等題跋釋文。讓古老的拓片煥發出了更多的人文氣息。也為參觀者觸摸歷史提供了“有溫度的參考依據”!

展出代表作
鄭州市委常委、鄭東新區黨工委書記、主任王鵬在最后總結時表示: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為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城市基因,鄭東新區通過建設考古博物館、遺址生態公園等文化保護利用工程,在文化傳承保護、培育城市精神、提升發展“軟實力”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列子是鄭州孕育的世界級歷史文化名人,傳承列子遺風、造福故里人民,是鄭東新區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肩負的重大使命,希望通過專家分享學術成果、交流心得體會,為傳承保護列子文化出謀劃策、傳經送寶,幫助鄭東新區將把列子文化、列子故里打造成為彰顯中原地域特色、展現華夏文化魅力、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據悉,本次展覽展期共三天,將于本月18號下午閉幕,對社會免費開放,自由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