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嘉賓
開幕致辭(由左至右:劉大嗨/賈廷峰/楊衛/王潔/黃誠忠)
4月23日15時,“大嗨?大戲”劉大嗨個展登陸北京798太和藝術空間。展覽為期22天,國內著名藝術經紀人任賈廷峰策展人,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楊衛任學術主持。著名藝術家鄭連杰、張方白、賈善國、一棹、黑鬼、熊祖國、陳劼、鄭忠、周韶華藝術中心總監黃誠忠、劉光霞、時代藝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潔、好萊塢影星制片人胡潤馬道股東麗麗以及數十家媒體共同見證了展覽開幕式。
國際著名藝術策展人奧利瓦撰寫前言

現場的媒體記者
1968年出生的劉大嗨是辰溪縣火馬沖鎮人,職業藝術家,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油畫高研班,現工作居住武漢、北京。他的作品體現了西方美學與東方禪學的合構交融,觀念上也跨越了極繁與極簡的極致,熟悉的平凡漢字與碑匾樣式的指意,極大的夸大了矛盾與困惑的視覺張力。反映出了藝術在文化傳承中的意義和藝術家個體在夢境所能實現的個性理解。
巨幅作品《大戲》局部之一
“展覽取名‘大嗨?大戲’,主要是對家鄉的那份深深的情懷,特別是對大戲魂牽夢繞的思念。”劉大嗨說,這也是對大戲、對辰溪歷史文化最好的宣傳推介。大戲即辰河高腔是流行于沅江中上游支流辰河一帶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源于戲曲四大聲之一的弋陽腔,已有300多年歷史,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自古以來深受懷化及貴州銅仁群眾喜愛。1957年,辰溪縣辰河高腔劇團進京獻藝引起轟動,得到周恩來、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評價。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祖國妙調”,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大戲即辰和高腔表演 彭本勝攝
9歲那年,大戲來村里演出,其幽雅的曲腔、樸實的表演讓劉大嗨著了迷,大戲因此在他的心靈深處扎根。走上藝術創作道路后,他以大戲為根創作出了許多與大戲、與家鄉辰溪有關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多地展出,還遠赴意大利羅馬展出。這次展覽的微信邀請函的背景音樂就是大戲《穆桂英打圍》選段。
作品:大戲·臉譜
作品:大戲·天子印章
此展涵蓋了劉大嗨近年來關于戲劇臉譜、漢字印章、佛教造像、歷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其中囊括了展廳主墻由24個局部組成耗時兩年之久的巨幅力作《本命年·大戲》,是藝術家感知中國當下現實生活方式和當代藝術文化脈搏的重要顯現,亦是其以“戲”作為特定線索,醞釀十多年來終于由構思轉為視覺圖式的學術成果。作品已經全部被太和藝術空間買斷。
劉大嗨
縱觀整個展覽現場,戲里戲外,都是藝術多層次多視角的精神顯現。劉大嗨的藝術直覺,連帶對待歷史、現實、聯想、情懷及其它文化資源,貫穿著作品建構個人藝術史之始末。大戲這個流傳于辰溪等湘西幾個縣的地方劇種,也將隨著“大嗨·大戲”展覽,讓全國各地更多的人所熟知。
此次展覽為劉大嗨全國巡展的北京站,展期將持續至5月14日,其后下一站將于今年5月在《藝術廈門》作為特邀單元獨立展出。
鏈接:辰溪縣的歷史文化和美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茶山號子
辰溪瑤鄉獨有的雙嗩吶 彭本勝攝
辰溪手工制陶
手工做瓦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五寶田古村 劉曉克攝
仙人灣瑤族鄉布村梯田
沈從文筆下的柳樹灣
摩崖石刻
沈從文筆下的箱子巖

始建于唐代的江東古寺

張家溜古村
美麗的辰溪縣城
懸空的丹山寺



辰溪縣城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