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鐘文):默默探索、研究了二十多年的古陶瓷研究學者、收藏家沙家櫪先生積累了上百萬文字資料及大量圖片考證的嘔心之作《定窯瓷器探索與鑒賞》(精裝上下冊),日前由北京悅讀無限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全案統籌、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光堯先生作序、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講話

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講話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講話
新書簽發會于2017年04月29日上午在北京七彩云南三層多功能廳舉行。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秘書長肖秉俠,中國中文衛視電視臺臺長袁勇,七彩云南副總裁陳大鵬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新書發布會。
位于河北省的定窯,從六世紀的原始白瓷到十世紀的精細純白瓷,從隋唐的雙色釉到五代、北宋五彩斑斕的顏色釉,從簡單的白釉造型,到刻、劃、貼、塑、鏤雕、印、點彩等等工藝的不斷完善,使定窯躋身于中國五大名窯之列,定窯八百年的燒造史在中國瓷器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中國中文衛視電視臺臺長袁勇講話

七彩云南副總裁陳大鵬講話
該書揭示了定窯褐釉、點彩、絞胎、鈞釉、三彩等眾多品種器物的發現將不斷還原定窯的歷史原貌,定窯不僅燒造過大量的白瓷(晚唐以后),還燒造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色釉、窯變及雙色釉等品種,并有極其豐富的造型,為人們全面認識定窯提出了新的課題。同時,聯系南方的越窯、景德鎮窯、建窯和北方的耀州窯、山西窯、龍泉務窯、赤峰窯等裙帶關系,不難發現定窯對這些窯在工藝、造型、紋飾上的影響,以及早期南方青瓷造型對定窯的啟迪,邢窯與定窯的相互借鑒,奠定了定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歷史地位。
該書首次概括性總結了定窯自隋唐至金元八百年的燒造歷史與奧秘,把以往定窯研究僅僅停留在白瓷、黑定、醬定狹小的范圍內擴展到包括紫定、黃定、褐定、綠定、紅定、兔毫、窯變、攪胎、黑釉瀝線、點彩、鈞釉、釉上彩等二十個從未認識到的品種,許多品種都是首次發表,揭示了自北宋以后未曾謀面的定州紅瓷器,解決了自五十年代遺址考古挖掘發現的綠定殘片懸而未決的綠定問題、不僅把以往誤把燒造不完美的黑定、醬定當做紫定的問題,使自明代晚期以后一直困擾我們幾個世紀的紫定徹底解決,還發現了許多過去人們從未涉及或不敢想象的許多新品種,逐步還原定窯的歷史原貌,填補了許多定窯的歷史空白和懸案,是國內外研究和鑒定定窯瓷器的必備參考工具書。

作者沙家櫪先生講話
該書不僅從色釉品種方面完全改變了我們以往的認識,還從定窯自身的縱向造型時代演變、以及從橫向的時代審美取向與其他窯口及金銀器的對比體現定窯各個時期的時代特點,列舉了上千幅手繪造型圖,用豐富的造型改變我們認為定窯多以圓器為主的舊觀念,幾百種局部品種圖片,豐富的定窯胎土一改過去認為定窯都是白胎的誤區,還原定窯從深灰到白胎的原貌。
該書不僅首次提出定窯醬釉的燒造早在隋唐就已燒造成功,將定窯醬釉提前了三四個世紀,還總結提出了中國最早的乳濁釉(瓷器)、晚唐的“官窯”定窯器、三點支燒的定窯彩釉等新的定窯課題,成為一個新的里程碑,對定窯的深入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沙家櫪先生為讀者簽名
沙家櫪簡介:
著名書畫家、古陶瓷學者、鑒賞家、收藏家,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寧波鄞州。沙孟海第五孫,著名旅法書畫、篆刻家。現為法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會員。曾任法中友協副會長。1984年應邀赴法文化交流,1985年定居巴黎,曾就讀于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1986年入法國藝術委員會會員,并在法國十四個城市做巡回個展、地毯博物館、圖書館講演中國書法,數百件作品被歐美人士及博物館收藏。